高效施肥技術培育優質棉花

在棉花高產栽培中,各生育期對棉株長相的要求不同,即苗要健壯,蕾期不徒長,後期不早衰才可獲高產。為此,對棉花的追肥一般掌握如下:棉花苗期和蕾期堅持不施肥,要蹲苗,棉花蕾期蕾肥“控”,花鈴肥要“重”,秋後酌情補充。這就是高產棉花的基本施肥原則。

棉花苗期到蕾期棉花吸氮很少,不足10%;但是苗期是磷營養臨界期,需磷雖少,可不能缺磷;磷肥一般採用基施,或滴水出苗時滴施1公斤磷酸二銨作種肥。此期也可葉片補施一定的硫酸鎂來提升光合作用和葉綠素,可起來促進棉花苗期根系發達,幼苗健壯生長的作用。

高效施肥技術培育優質棉花

蕾肥“控”。保持苗期至蕾期控水控氮和中耕蹲苗,以免形成棉花陡長而埋下禍根。在這個階段應嚴格控制水肥,抑制枝梢的徒長迫使過剩營養供給棉蕾。

花鈴肥“重”。花鈴期是棉花生育最旺盛的時期,需肥多,吸氮多,強度大,這時期的吸氮量佔60%。從結鈴到吐絮成熟期所需要的磷和鉀也佔一大半。同時,花鈴期常出現群體生育和個體生育的矛盾,高產棉花要抓好水、氮管理,減少花、鈴脫落,做到帶桃入伏,伏桃滿腰,秋桃蓋頂的高產特徵,在滴肥上提出了重施花鈴肥和補施蓋頂肥的原則。

高效施肥技術培育優質棉花

高效施肥技術培育優質棉花

花鈴期的肥料主要是滴施適量氮肥(如10-15公斤/畝尿素),但是在缺鉀土壤或基肥中沒有施過鉀肥的情況下,此次還應追加5公斤氯化鉀才好,此時施鉀可達到促進棉鈴增產的作用。施鉀可以平衡營養,加速新陳代謝頻率,激活植物營養疏導。尤其對於抗蟲棉品種的地塊,鉀肥的用量要高於普通品種的3成。

以上根據網絡資料整理,不足在所難免,請酌情參閱,如有異議和建議請文後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