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究竟是什麼?

有人說,幸福是海子筆下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有人說,幸福是梭羅筆下的瓦爾登湖;還有人說,幸福是席慕蓉筆下的翠鳥與大樹;更有人說,幸福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是來生想做一隻鳥的願望。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其實,幸福就是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

吃得下飯——人是鐵,飯是鋼。吃得下飯是身體健康的表現。

吃得下飯的前提是有飯可吃。一日三餐不必山珍海味,只要粗茶淡飯就行。大魚大肉吃多了,腸胃受罪還感到油膩,白菜豆腐清爽可口,反而常吃不厭。

吃得下飯還需要心裡坦然無憂愁。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漫漫旅途,我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遇到的每一個人,最終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

人總是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眷戀,沉浸在或幸福或悲傷或感動的畫面裡不能自拔。過後卻發現,自己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正是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已慢慢淡忘……對於曾經的驛站,只能剪輯,不能駐足;對於曾經的過客,只能感激,不能苛求。每個人都要坦然面對生活贈予的一切。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睡得著覺——人的一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睡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固定的時間睡下,在固定的時間醒來,這是人的生理時鐘的一部分。

睡眠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但並非人人都能睡得著、睡得熟、睡得香。而睡眠達到最高境界的一位,是北宋初被稱為“睡仙”的陳摶老祖,據說他能一睡好幾年。有個名叫寇朝一的人曾經跟著陳摶學習睡功,僅僅學到了一點兒皮毛,對常人來說已經是出神入化,匪夷所思。

能睡得著覺是人生幸福之一。北宋王安石就曾經寫過一首叫《無題》的詩:花竹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笑得出來——人常說“笑一笑,十年少”。但生活中更多的是“人世難逢開口笑”。古人把活到百歲以上稱之為上壽,活到八十歲稱之為中壽,活到六十歲稱之為下壽。人的一生中真正能笑得出來的日子,一個月裡也不過三五天罷了,所以笑得出來也是人生的一種幸福。“開懷一笑百病消”,自古以來,笑就被看作治病之良藥,健身防病之法寶。笑,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美好情感,不要低估微笑的力量,對清晨的陽光微笑,對雨滴也微笑;對友好的陌生人微笑,對刁難的熟悉人也微笑;開心時微笑,不開心時更要微笑。

微笑是生命裡的智慧,微笑是自信,也是寬容,容得下自己,也容得下別人。對別人微笑,可以傳遞溫暖,冰釋前嫌;對生活微笑,可以激勵自己,闊步向前,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微笑是對生命的熱愛,也是對人生的期待。人生苦短,只有培養自己的微笑,保持自己的微笑,生活才有情趣,才能感覺到世界依然燦爛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