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帶娃經常手腕疼?疼痛科王海俠:可能是患上了「媽媽手」

一些新手媽媽帶寶寶沒多久,就經常出現手腕疼、手腕活動受限的情況,大家便習慣性地稱之為“媽媽手”,其實“媽媽手”也是一種病症。

問:什麼是“媽媽手”?

:“媽媽手”的專業名稱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是發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腱鞘的慢性炎症。手部腱鞘炎是經常勞作的媽媽們易患的一種病。同時,產後哺乳期的媽媽因為寶寶的頭不好控制,長期用手來支撐嬰兒的頭,或抱孩子姿勢不對,或工作中大部分動作都需要拇指和手掌配合完成,肌腱與腱鞘處反覆摩擦造成慢性損傷,因發病人群特殊,所以稱為“媽媽手”。

新手媽媽帶娃經常手腕疼?疼痛科王海俠:可能是患上了“媽媽手”

問:“媽媽手”的症狀有哪些?

:“媽媽手”的症狀非常典型,主要的表現是:

1、現場演示拇指握在其它四指中間,做尺偏,疼痛會明顯加重。

2、我們日常一些活動時,拿碗刷牙、握筆、使用剪刀需要用虎口的動作時,出現無力、疼痛,還可能在疼痛部位觸摸到凸起的腫塊。

3、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不重視,疼痛感會越來越劇烈,範圍會越來越大,會牽涉到拇指和前臂肌肉的疼痛、無力,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建議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問:預防“媽媽手”的方法有哪些?

:預防“媽媽手”,要做到以下四個“不”:

首先,不要長期單一姿勢抱寶寶。抱寶寶的時候,重心不要放在手腕,而是放在前臂,最好是兩側手臂交替抱寶寶。儘量不要一個姿勢保持時間過長,要經常變換姿勢。

其次,不要讓手腕關節過度勞累。感到肘部、腕部出現酸脹時,最好立即停下來休息,避免勞累導致肌肉損傷。

第三,不要忽視手關節的運動。當手腕部出現酸脹感時,可以練練甩手、轉手等運動,能減輕和消除不適感。

最後,不要讓手部經常被寒冷刺激。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尤其是頻繁的寒冷刺激更需避免。

專家介紹:

新手媽媽帶娃經常手腕疼?疼痛科王海俠:可能是患上了“媽媽手”

王海俠

擅長:擅長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症、頸椎病、頸源性頭痛、非器質性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頸肩綜合徵、肩關節周圍炎、脊神經後支卡綜合徵、腰椎間盤突出症、神經病理性疼痛、軀體化形式障礙、肌筋膜疼痛綜合症、膝關節炎、骶髂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脊柱源性腹痛、各種軟組織痛及亞健康狀態等的治療與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