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8月28日,总建筑面积达百万平方米、投资逾100亿元的铜官窑古镇正式开门迎客。

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作为长沙市“湘江古镇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作,斥巨资打造的铜官窑古镇如何打造自己的文化IP?又怎样讲好长沙窑故事?

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依托有着1200多年历史渊源的长沙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历史文化为魂,以陶瓷文化为根,以唐风古韵筑形,以工匠精神铸品,再现大唐盛世风采,传承千年湖湘文明,我们有信心将铜官窑古镇打造成湖南乃至中国一张底蕴厚重的文化名片。”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表达了自己的愿景。

建筑让历史鲜活起来

站在铜官窑古镇的高处放眼俯瞰,一栋栋青砖黛瓦宅院临江矗立,彰显着唐风古韵。

走进清雅的古街巷,一栋古戏楼台让游客驻足。镇内最大最壮观的百年老宅是包含古戏楼台所在的叫张宝堂的古建筑,是从外地整体迁建而来。据介绍,搬迁至此,它的每一根梁、每一根檩条,都要编码,重新复建在这里。

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铺在景区主要街巷的石板,也是从全国各地收来的老石板,仅这一项,就投入了1亿多元。“若纯仿古会缺乏历史的味道,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保存。”工作人员说。

为让历史鲜活起来,铜官窑古镇还重建了这片土地上曾经拥有的18处历史遗迹和名人宅院,包括欧阳询书院、曾氏祠堂、都司衙署、杨福田将军第等,让游客深切体味历史的演变。

“古镇既有庙堂建筑规制的唐风官式建筑,也有随性跳跃的乡间民居,两种建筑风格巧妙组合,形成一种互补。”建筑专业出身的长沙市望城区政协委员、 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济这样描绘古镇的建筑风格。

从一见倾心到1号工程

2012年6月,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傅军受邀回湘参加活动。铜官窑的故事及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让他一见倾心。

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新华联作为一家多元化发展的上市企业,发展轨迹与陶瓷有着不解之缘。企业在“瓷都”湖南醴陵拥有的华联瓷业号称全球目前最大的日用瓷基地。

正是这样的渊源,让新华联对铜官窑情有独钟,而当时文旅产业已被列入集团的战略布局规划。

一个月后,傅军带队到铜官窑进行实地考察。团队一致认为,铜官窑是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品牌,新华联有责任讲好长沙窑前世今生的故事。

12月,新华联集团与望城区政府签约,拟投资100亿元,建设铜官窑古镇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涵盖陶瓷文化、历史博览、沿江旅游、技术孵化、特色商街、度假酒店、艺术家创业基地、低碳高端居住等项目。

傅军也表示要将铜官窑古镇打造成文旅精品,作为回馈家乡的代表之作。

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经过近3年的精心规划后,项目于2015年11月开始动工。

铜官窑项目被称为新华联集团的1号工程,几年间,傅军组织项目设计方案论证数十次,并多次赴项目现场检查和指挥。

展现独特的文化内涵

“新华联在文旅转型的路上已经成功打造了鸠兹古镇这一品牌项目,而铜官窑古镇项目,是完完全全的文化为魂,铜官窑的千年文化,就是铜官窑古镇的基因。”傅济告诉湘声报记者,要用独特的文化,赋予项目生命和活力。

“在铜官窑古镇,中国传统的大唐建筑风、浓郁的陶瓷风,还有陶瓷工匠艺人的执着精神、敢闯海上丝绸之路的冒险精神,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傅济介绍,在对项目历史文化、地域文化、陶瓷文化、湖湘文化等进行深度挖掘后,让湮灭千年的铜官窑古镇重返世界。

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在古镇百万平方米的体量中,七成以上是唐风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六大主建筑——铜官阁、石渚塔、梁元帝行宫、博物馆群、文化演艺中心和新华联丽景大酒店,彰显着中国古建筑的力与美。

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苏波介绍,入驻的八大博物馆是景区的核心文化内涵,最为核心的就是长沙窑博物馆。馆藏1200多年前长沙铜官窑陶瓷6200件,其中有1200件完整精品器。

此外,一条长300米的芙蓉街,是按照电影场景式的手法再现80年前老长沙的风貌,浓缩老长沙开埠以来的民国建筑特色。

铜官窑是唐代“南青北白长沙彩”三驾马车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古镇内专门打造了一条集陶瓷贸易、博览、教研、艺术设计等产业于一体的陶瓷一条街——舜子街,通过前店后坊的形式,展示陶瓷文化的工艺和意趣。

用陶瓷文化构建全域旅游

“外界到底有多少人知晓什么是铜官窑?”在8月28日举办的中国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大会上,主讲嘉宾、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董事长、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铜官窑既是一个地名(铜官窑古镇),也是1200年前唐朝时期长沙一种烧制瓷器的技术。由于后者居多,铜官窑也称长沙窑。

在位于望城区铜官镇至石诸湖一带,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目前已发现唐代烧窑遗址19处。铜官窑遗址是省古遗址中唯一的文物保护单位。

历时六年、投资百亿,铜官古镇换旧颜“重返”千年前

铜官窑被广为人知,与1998年德国打捞团队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打捞起的沉船“黑石号”不无关系,船上发现的6.7万件瓷器,有5.65万件来自铜官窑。“黑石号”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国内考古学界此前对唐代彩瓷技术的疑问因此有了答案。考古学者认为,“黑石号”上发现的铜官窑宝物,是中国古代“海上丝路”的伟大见证。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黑石号”,让铜官窑的历史价值再次被广为传播。

“旅游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对文化的追寻就是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苏波说,铜官窑古镇作为新华联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型文旅转型项目,陶瓷文化IP将一步步落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精品展示中心和国际陶瓷双年展均有望入驻;未来,景德镇、佛山、浙江等地的陶瓷,都有望进驻陶瓷一条街。

傅济介绍,铜官窑古镇还将引入高科技娱乐项目,如飞行影院、5D影院、黑石号水秀等体验类游乐项目,通过丰富的体验业态,构建更有生命力的全域旅游体系。

END

文|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

图|湘声报记者 闫利鹏

美编|李丽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