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柔美的楷書

虞世南,初唐大家,歷代評論幾無濁語,尤其楷書代表作《孔子廟堂碑》,幾乎盡是譽美之辭,稱其用筆“圓渾溼潤而不露圭角”,“內含外剛,立意沉粹”甚者,將虞書比之大自然的絕勝處,“如白鶴翔雲,人仰丹頂”。

最柔美的楷書

虞世南書法延之今日,學者雖未必趨之如鶩,但也和歷代現象一樣,提及《孔子廟堂碑》,沒有一個人敢說此帖不能寫的。虞世南的字好到一千年來都是讚賞,所以楷書學習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是用不著考慮的絕佳途徑。

《孔子廟堂碑》的藝術特色,清人莫雲卿的評語可謂貼切,“氣秀色潤,意和筆調,外柔內剛,修眉母喜”。一個帖本拿到手上,要取其精髓,弄個水落石出,這第一步總體風格的把握就顯得特別重要。翻開《孔子廟堂碑》帖本,映入眼簾的是一股中和之氣,悠然妙筆,移步都是大家姿態。看了時間長了,這悠然自得的情趣會生出動人心魄的激動,這激動的產生,很多緣自於安靜中逸氣出,有意外之筆油然愉悅,讀帖是非常重要的,既要看清微妙的筆劃形成,宏觀的總體氣息的把握也絕對不容忽視。

最柔美的楷書

莫雲卿稱虞字“,意和筆調,外柔內剛”,既有大處風格的內容,也有點畫造型技術層面的指導。至於董其昌瓶虞世南用筆,說虞書“發筆處,出鋒如抽刀斷水”,則完全是告知落筆要動作清楚,乾淨利落。我學書三十餘年,雖言“正行草隸”都有涉及,但如論成績,當數楷為第一,大楷學歐、柳、顏,小楷師鍾、王和宋克。但近幾年,大楷、中楷、小楷,則齊力虞世南的《廟堂碑》。反覆臨摹之餘,在技法上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舒緩行筆,是把握虞書的悠然氣息的關鍵。

《孔子廟堂碑》每一筆都是安靜的,那些出人意料的神奇之筆也寫得安詳寧和,把意趣做得不激不厲,尤其幽雅愜意——流露心中的愉悅。所以臨《廟堂碑》不宜匆忙,一落筆即作快速動作者,已經和虞世南風馬不相及。

最柔美的楷書

二、落筆即折是寫出虞世南的既厚實又飄逸的線條的用筆關鍵。

按一般大楷三公分的界定,《孔子廟堂碑》當屬典型的中楷字。但區別大小楷主要不在字的大小,線條隨意性及起筆的輕重,是大楷小楷用筆的分水嶺。大楷線條端莊,起筆切口明顯。《廟堂碑》在這一點上,與晉唐小楷隨筆賦形的輕鬆隨意是有明顯差別的,(當今擅小楷者用同法寫大楷,其水準遠遜。大、小楷此處用筆的不同,不可不深思)《廟堂碑》有明顯的大楷用筆的方法,字形也明顯大於鍾、王小楷,此帖為中楷典型是為定論。《廟堂碑》既為中楷,用大楷法的落筆即折不可不知。臨摹過程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尖尖落筆,或者斜面和方口,都應該有落筆即折的感覺。動作有大小,輕重有不同,一折而筆毫齊正,寫《廟堂碑》這起筆動作要駕輕就熟。

最柔美的楷書

三、其他注意細節:

1、“撇”筆一般都寫得直,而且整個線條的粗細較為平均;

2、“點”的造型在不同位置千姿百態,異中較外相同的是起筆尖而收筆圓;

3:改變方向的轉彎和起筆即折的用筆方法相同。

史書記載,虞世南練字“用功甚勤,嘗被中畫腹書”,想見一代藝術巨匠都是寒窗苦練,幾十年堅持無一怠意。郭沫若說,天才是因為勤奮地開掘才變為天才的。因此學好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首先要有虞世南的廢寢忘食,才可能有《孔子廟堂碑》的深遠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