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与高跟鞋

最近翻看《三联生活周刊》,其中一期以“鞋子”为主题的封面故事读来颇为有趣。100个社会不同领域的名人,为100双不同类型的鞋子做代言。在“高跟鞋”的章节,代言人是一位男性: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男人与高跟鞋

说来十分有意思,在今天被当作是女性时尚气质象征,而男性穿了会被骂做娘娘腔的高跟鞋,在几百年前是得益于这位“太阳王”的热爱,始才流行开的。高跟鞋的起源如今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可以确定,它在最初是属于男性专属。追溯高跟鞋的源起,人们的目光落脚在17世纪之前的波斯,那时候的波斯历经几番分合之后,来到了被称为波斯第三帝国的萨法维王朝,靠着波斯铁骑的四面征伐,帝国的声望在阿巴斯大帝时期达到了巅峰。鞋子上的高跟,当时属于那些骑兵的,因为他们踏上马镫时,需要高跟来帮助固定住姿势,这样他们就能更有效地拉弓射箭。

不过,把高跟鞋从战场带到审美圈的不是波斯人,而是欧洲的宫廷帝王们。为了对抗百年死敌奥斯曼帝国,波斯人开始和敌人的敌人——欧洲人频繁联系,于是,波斯外交使团们带着高跟鞋来到莫斯科、柏林、维也纳和巴黎,然后遇上了路易十四。

17世纪的欧洲,时尚发源于宫廷,当然因为生活水平的缘故,大多也仅限于贵族中流行。法国作为当时的欧陆霸主,自然而然站到了欧洲时尚前列,国王路易十四更是亲历亲为为之代言。巴洛克式奢侈华丽的王袍、卷曲垂肩的黑色假发、芭蕾舞裙式的裙装和紧身裤,还有颇具高度的鞋跟,这是路易十四最经典的时尚特写。而得益于高出一截的优势,这种“令君王满意的脚后跟”也成为当时风靡于贵族圈的时尚标志,直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们带着理性和实际的主张将男性和女性审美观念区分开来,高跟鞋才被逐出男性的衣柜。

如今,高跟鞋已经成为女性的独宠,而最初扮演发明和推广作用的男性,很少有人会去选择穿高跟鞋。不过,这当然不是说今天的男性与高跟鞋之间就是完全的对立关系,社会中不乏男性设计师借助设计精美的高跟鞋来表达内心的时尚语言,世界性的公益项目“穿她的鞋行走一英里”也借助于男性穿高跟鞋的体验来呼吁性别平等和对女性的尊重,还有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长靴皇后》中那超越性别偏见的寓意。

所以,今天的男性或许不会主动去穿高跟鞋,但男性与高跟鞋之间,依旧不乏有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