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堪称商业奇才,为何只做出了360呢?

一直以来,周鸿祎都是一个挑战者、颠覆者,还很有趣。最近获得了201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他在演讲时非常风趣地说:

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得奖,当他们通知我得奖我很意外。

虽说非常颠覆,是商业奇才,也是中国安全领域的第一,但并不被大家视为巨头。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他只做出了360呢

1.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有一个很有名的问题:如果让马云重新来一遍,他还能做出阿里巴巴这么优秀的成绩吗?

所以说,不论你有多强,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马化腾当年准备卖掉QQ的那一幕:当时马化腾准备把QQ卖给搜狐,因为不赚钱。但没卖成功,因为别人出价太便宜,于是只好自己运营。谁知道一来二去,QQ就做起来了,做成了如今这样一个重量级的社交入口。

这就是运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就是如此。

周鸿祎确实强大,不论他在大学期间的表现,还是他在工作时的表现,还是他创立3721,或者进入雅虎时的优异表现,或者创立360时的颠覆性,都足以证明他的强大。著名媒体人万能的大熊格局很高,而他也常说在周鸿祎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思维方式。

但你强归强,能做多大,不止是强的问题,还有选择的问题。你选择的方向足够大,你选择的方向有足够的盈利空间,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巨头。

2.竞争激烈

360一直是从竞争中走来的,360搜索和百度的直接竞争,360杀毒软件免费直接断了各种收费杀毒软件的财路,周鸿祎曾经和马云、丁磊的不和……

其竞争的巅峰,就是当年的3Q大战,当时腾讯和360几乎就是要鱼死网破。

争的本质就是抢夺资源。而资源本身是有限的,在360出现时,巨头早已成规模。当百度占领了PC端流量入口,当腾讯占据着社交入口,当阿里占据着电商入口,360可选择的空间已经很少。

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市场中,好资源已被巨头占领,360难以成为巨头也就很好理解了。直到今天,十年前的BAT巨头,仍然是巨头,即使与AT差了好几个身位的百度,如今也仍然是难以越过的大山。

你以为巨头这么好超越么?

3.谁说360不是巨头?

换个角度,谁说360不是巨头呢?

在安全领域,360是妥妥的巨头。今年比特币病毒横行时,360也发挥了巨头的表现——安装了360的电脑,没有发生中毒事件。

而且,今年360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回归A股。这种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感,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头级别的表现。

老周在最近获奖的时候也非常感慨,“过去很多中国优秀的公司可能都到海外上市,但中国今天已经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并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资本市场,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公司登陆中国的资本市场。”

而且,360作为一家安全公司,更多的是扮演幕后保护者的角色,不像BAT那样是每日必用,所以相对而言不够熟悉。毕竟像华为这么大的企业,也还没有被称为巨头呢。。。

而将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或许360还能作为一个颠覆者,毕竟这是周鸿祎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