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进入新时代,在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五角场监狱注重发挥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坚持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坚持提升监狱管理能级,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激发民警队伍的动力活力,着力打造 “六个一流”、“六个气场” 和“六个化”,争当全国出监监狱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步伐越来越明确和坚定。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聚焦发展定位,着眼内涵发展创一流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以打造全国一流的功能性出监监狱为目标定位,提炼“明法致公、矫正致新、尚德致远、勤业致精”的监狱精神,设计“六星蓝盾”监狱LOGO,用目标凝聚和文化营造来引领监狱发展力量。以打造“六个一流”为指向标,以汇聚“六个气场”为动力源,以实现“六个化”为助推器,全面推动监狱的管理水平不断上层次。

聚焦安全稳定,打好安全工作主动仗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坚持“大安全”理念,聚拢监管、生产、消防、卫生、交通、施工、信访、保密、队伍等九大安全,滚动式不间断地开展了“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三严三违三落实”专项活动和各类应急预案演练。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在安全工作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全力打通安全“最后一公里”,创造并保持了30年“无罪犯脱逃”和33年“无重大事故发生”的上海监狱系统安全运行最高纪录,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为平安法治、平安上海作出了努力。

聚焦狱务公开,展示阳光执法新形象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巩固深化狱务公开工作机制,做到考核奖惩公开、劳动管理公开、生卫保障公开、刑罚执行公开的“四个公开”,借助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罪犯家属、新闻媒体“三种力量”,实现“合作式”、“体验式”、“阳光式”监督。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每半年举行监狱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和媒体记者参观监狱并旁听短期犯减刑裁定宣告会,向社会公开民警的执法工作环境,展示监狱的教育改造成果,宣传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聚焦出监教育,铺就临释罪犯回归路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出监监狱,我们以“帮助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远离犯罪”为核心理念,形成“收管教帮评访”出监教育六项机制,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局,主动引入社会优质资源,搭建罪犯回归教育社会化对接平台,先后与全市16个区司法局建立协作关系。通过“区帮教开放日”、“爱启新航活动日”、亲情帮教月、模拟社会实训等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自2011年7月以来,先后共帮助3000余名罪犯顺利回归、融入社会。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2016年12月,监狱成功举办出监教育五周年总结会暨回归论坛后,引起了社会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法制日报》先后两次刊登文章予以报道,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用整版8000多字刊登特稿《上海五角场监狱那通往自由的最后50米》,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栏目、上海外语电视台和《看看新闻网》分别来监录制了专题节目《出狱前的最后50米》、《出狱前的最后一课》、《Shanghai Live》和《高墙里的模拟人生》等予以专题报道宣传,进一步扩大了我监出监教育的品牌效应。

《Shanghai Live》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出狱前的最后一课》

聚焦规范管理,推动内部管理跨层次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围绕提升监狱规范化管理水平,监狱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不断完善现代警务管理运作模式,深入推进“三位一体”警务评估工作,全面推行指挥中心、分控平台、管控点三级警戒架构运行模式、“两级呼叫、三级响应”报警联动模式、“三巡两定一备勤”民警现场执勤模式等,警力配置更趋合理,现场管控力度有效提高,场所警戒机制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监管区域门锁规范化管理、罪犯伙房条形码管理、劳动场所和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并举。

聚焦后勤保障,构建后勤服务大格局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坚持用一流的服务保障一流的警务,树立“大后勤、大物业、大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后勤保障工作新方法,推行各项“惠警”工程,大力提升“从优待警”的层次。首创民警值班宾馆式服务管理,使值班民警能集中更多精力投入监管改造工作。整合监狱车队、物业队、保洁队、民警食堂等四支队伍,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完成司法警务通、罪犯信息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罪犯有线电视工程四项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有效提高了监狱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聚焦队伍建设,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在队伍建设上注重强化履职意识、发挥党员模范、选树先进典型。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局率先开展党员“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和党建“七个一”系列活动,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星级党员评比、党务公开栏、区域化党建、创新基层党建“三微”工作法、打造六大实战团队等,选树了司法部二级英模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惠国、全局先进监区、全局十佳红烛团队等一批优秀党员和先进党支部,有力增强了民警队伍的正气、勇气、底气、锐气、才气、和气,进一步营造了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队伍氛围。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五角场监狱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将继续勤于探索、善于破题、敢于争先,抓住监狱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努力在建设全国一流的功能性出监监狱征程上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创造新业绩,争当排头兵!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政治改造】“六个一”活动促进“五个认同” 筑牢服刑人员改造的思想根基

2、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人物篇

3、【践行五大改造新格局】“身心兼治、徐徐康复” 让肺结核康复服刑人员在希望中改造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杨 侃 出品

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五角场监狱无罪犯脱逃三十周年特稿——发展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