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可惜皇帝,若他不早逝,幽雲十六州可收,契丹也不會猖狂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這似乎是一個不變的歷史規律,幾乎在中國歷史上每個大一統王朝結束的時候都要經歷一段四分五裂的紛爭時代,只是這個時間持續的長與短而已罷了,比如東漢後的三國,又如西晉後的南北朝時期等等皆是分裂時期。

中國最可惜皇帝,若他不早逝,幽雲十六州可收,契丹也不會猖狂

當唐朝經歷289年的近300年統治以後,終於在公元907年被朱溫滅國,此後的五十年間正式的進入到了五代十國的紛爭時期,五代十國更換皇帝和朝代的速度驚人,雖然它在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期算起來時間不長,但是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

中國最可惜皇帝,若他不早逝,幽雲十六州可收,契丹也不會猖狂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共識,在他們心中根本沒有忠君愛國之說,誰的勢力做大了都會自然地取而代之成為萬人景仰的皇帝。梁唐晉漢週五個短命王朝統治了中原一直以來被視為當時華夏的正統,雖然期間有後唐之主李存勖雄才大略差點一統中國,卻因為自己晚年的荒唐未能實現偉大抱負甚至還落得身死的下場。

中國最可惜皇帝,若他不早逝,幽雲十六州可收,契丹也不會猖狂

而縱觀五代十國時期,不乏昏君也不乏一些有能力的賢君,在五代晚期曾出現了一位君主,他雄才大略,文武雙全,本有一統華夏之可能,卻英年早逝,留給了世人無限的遐想和嘆息。

這就是柴榮,說起柴榮,一些對這段歷史不瞭解的朋友或許很少知道他的事蹟或者對其名字都很陌生,不過說到宋太祖趙匡胤的事蹟估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中國最可惜皇帝,若他不早逝,幽雲十六州可收,契丹也不會猖狂

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趙匡胤之所以能夠建立北宋王朝,其實最直接的就是從後周手上搶來的天下。後周世宗柴榮死後的第二年,趙匡胤圖謀不軌假惺惺地發動了“陳橋兵變”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上奪得了江山,而趙匡胤後來的所作所為比如南征北戰一掃江南都是在延續柴榮的做法罷了。

中國最可惜皇帝,若他不早逝,幽雲十六州可收,契丹也不會猖狂

柴榮比之趙匡胤能力強了不少,而且柴榮在世的時候對契丹的態度強硬,加上當時契丹內亂差點收復了幽雲十六州,柴榮本人善於用人,同時整頓軍務,改革軍制,和五代十國的很多君主不同,柴榮將軍隊大權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對內方面,柴榮與民修養,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並整治汴梁城,賞罰分明,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中國最可惜皇帝,若他不早逝,幽雲十六州可收,契丹也不會猖狂

而就在公元959年北伐契丹獲得節節勝利的時候,柴榮突然患病在回到東京汴梁不到一個月就病逝了,自此北伐契丹的事情就耽擱了,雖然後來我們可以看出趙匡胤軍事才能非常強,但是和自己的這位主子比起來還是遜色了不少,若當時柴榮不死一鼓作氣的直搗契丹老巢,或許會再造一個強盛的大周朝。

但老天沒給後周世宗那麼多時間,柴榮就這樣懷著滿腔一統華夏之心離去,他一死,趙匡胤終於有了機會,最終篡奪了皇位,雖然柴榮沒能實現抱負,但從後世的言語中可以窺探出他的能力有多強,甚至北宋神宗都認為,世宗若不早逝,則有比肩秦皇漢武之功業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