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笔记本 Pro GTX评测:我更重了,也更强了


小米笔记本 Pro GTX 在设计上和之前的小米笔记本 Pro 是一样的,同样的深空灰配色和无 Logo 设计。不过相比前几天爱范儿写过的小米游戏本则更加‘铁板一块’,不像游戏本上还有分隔设计,整体也显得更加修长一些。

但早期 Surface 带给我的还有糟心的细节设计和永远更新错误的系统,以至于后来我终于下定决心换了 MacBook Pro。但从小用到大的平台不能说丝毫没有感情,所以在小米笔记本 Pro GTX 来到爱范儿办公室后,突然有一种想重温旧梦的感觉。

触控板的面积挺大,上面还有一个指纹识别区域,虽然很遗憾破坏了触控板的一体性,但是指纹识别的效果不错,实际体验也是秒开的级别,息屏时直接放上去就好。

C 面的设计真得很像 MacBook Pro 的感觉,黑色的浮岛式键盘很有既视感,包括在触控板面积的大小比例上,整体都很接近苹果的设计,常用的键帽做了双曲面弧度处理,但是一上手就能感觉出键盘手感的差异,这个稍后再具体说。

虽然不是多年的 MacBook 老用户,但自从 2015 年购入 MacBook Pro 之后,这三年多的时间里的确也逐渐习惯了 macOS 操作逻辑并已经处于舒适区,所以在回到 Windows 后还是要忍住吐槽系统操作习惯不同,主要还是说说小米笔记本 Pro GTX 硬件本身吧。

小米笔记本 Pro GTX 的键盘手感还可以,但对于我来说还是觉得回弹方面稍显绵软了一点。按压的感觉又更‘钝’,需要更用力一点,虽然感觉没那么松散但是打字久了会比较累。

不过在使用中右 Shift 键出现了多次误触,主要因为相比左侧要小一半左右,习惯用右 Shift 键的同学可能会比较痛苦。

可惜小米笔记本 Pro GTX 的屏幕并不支持触摸,实际上在和用 SurfaceBook 的朋友一起的参加活动时,被他 Diss 最多的地方就是我的 MacBook Pro 不支持触控。习惯了用手指在屏幕上点来点去的他已然受不了没有触控屏的笔记本。

先不揭开看屏幕,我们观察一下机身四周的接口。官方表示这款产品有 7 大接口‘满足全场景需求’。左侧有四个接口,两个传统 USB 3.0 接口、HDMI 与 3.5mm 耳麦插口。

右侧靠近转轴的是全功能 USB-C,也是用来充电的接口,另一个则是 USB-C 数据接口,不能用来充电,第一次充电时我就插错搞得一头雾水。剩下还有一个UHS-II 读卡器插槽。这个全功能 USB-C 通过转接器是可以接网线的,以及用作 Mini DP 等接口使用。

右下角有英特尔和英伟达的贴纸,标志这是一台内在有着八代酷睿和 Geforce GTX 的笔记本,突然有点两大门神的感觉。

将笔记本打开后,可以看到 B 面采用了窄边框设计,相比游戏本的雾面屏来说,这块镜面屏看起来就要清爽很多,边框只有 6.52mm,屏占比按照小米的算法达到了 81.5%,当然对于这个数字我是没什么感觉。色域为 72% NTSC 色域,玻璃是第三代大猩猩。

另外小米笔记本 Pro GTX 的边框控制的还不错,手机这几年一直在进行屏占比大战,而笔记本目前也进入了窄边框时代,小米笔记本 Pro GTX 在这方面做的不算顶尖,但大概也有 80 分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