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要知人,首先要懂得人性的3個準則,否則難得人心

在整個社會中佔有主導地位,整個社會的進程也是圍繞著人與人類的發展而展開的。讓人想要發展自己的事業,或者是人際關係就無所避免的,要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知人是非常重要的。老子也曾經在《道德經》中指出,想要達到自然的境界,首先要了解人性的三個準則。

老子:想要知人,首先要懂得人性的3個準則,否則難得人心

一、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老子所說的“道”是探究萬物的奧秘,善良是一個人的寶藏,邪惡的人也希望往好的方面發展。每個人都懷有一顆仁愛之心,這是人的善良本性。道家所倡導的仁愛之心欲,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仁愛思想有共通之處,不是說人與人在社會的交往中,應該彼此都具備關愛之心。漢字中的“仁”指的是兩個人,當你把自己的善意和關愛之情,表現到別人身上的時候,才能體現出你的仁愛之心,如果一個人內心是自私自利的,那麼他只會顧及自己的利益,更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也不會顧忌他人的利益,這種人在集體中是很難生存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倡導“兼愛非攻”,指的是人應該具有一顆博愛之心,與他人和平相處。

老子:想要知人,首先要懂得人性的3個準則,否則難得人心

二、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論語》中的這句話是指,君子就像水一樣,能夠做到隨方就圓,這是一種圓滑的處世態度,這樣才能夠在社會中生活得比較自在。每個人在剛剛步入社會初期,對一些人情世故都缺乏瞭解,因此在做人做事上,很難做到方圓有度,所以在,職場上,或者是在生活中,想讓自己過的順利一些,就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處事圓滑,看起來成熟老練的人,感覺自己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了。

老子:想要知人,首先要懂得人性的3個準則,否則難得人心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將君子的這種方圓有度變成了一種將就,老是讓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去將就別人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在社會上我們不能夠,讓共性掩蓋了個性的功能,也不能夠事事聽從別人的意思,聽命於人,由別人擺佈。

老子:想要知人,首先要懂得人性的3個準則,否則難得人心

三、人不群,則不能生物。

如果人不懂得合作的話,那麼這是不能夠駕馭世間萬物的。什麼都說,現在的社會就是一個團體性競爭的社會,如果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幹不出大事業的。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事情得失成敗全在於人,從古至今,社會的發展和朝代的,興衰更替,都是因為人的反抗精神。

老子:想要知人,首先要懂得人性的3個準則,否則難得人心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人沒有反抗精神的話,那麼中華上下五千年可能都會是一成不變的,這樣的話中華的5000年曆史也沒有必要寫下去了,大到一個國家,小到兩三人的團隊,這都是一個集體,但是在集體中,每一個人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體的努力,在保障集體的發展之下,也要保持個體的個性光芒,如果沒有客人的話,自然也就不存在集體了。就像是從古至今出現的個人英雄主義,這種個人英雄主義是源自於集體主義而產生的,這種一般都是非常注重集體的利益,從而放棄了自身利益,他們是藉助集體的名義來犧牲個人,因此英雄一般都出現在集體生活中。

如果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