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丨实行管理六定模式助推校车公司运营——武穴市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基层动态丨实行管理六定模式助推校车公司运营——武穴市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武穴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57所,在校学生13.4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学生8.8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约3万人,全市现有国标专用校车177辆,乘坐校车上下学的学生1.8万人,学生乘车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一直是全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社会的热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武穴市积极创新校车营运管理新模式,以公司化运作规范校车管理,从源头上、管理上、运营上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取得很好的成绩,社会反响良好,先后十余次接受外地领导和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基层动态丨实行管理六定模式助推校车公司运营——武穴市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除陈疴痼疾,“六定模式”奠基

武穴市校车管理创新始于2008年。当时,全市接送学生车辆管理没有形成统一制度,大多由家长自行与社会营运车辆洽谈接送,主要以社会车辆为主,各种车辆种类杂、状况差、违规违法严重,“黑车”现象普遍存在,令人堪忧。特别是乡镇学生接送车辆,既有面包车、农用车、微型货车,还有二轮三轮摩托车和各类非法组装车辆,有车主为方便多载学生擅自改装,既不保养,也不检修,加上部分驾驶员技术生疏,交通安全意识差,超载超速,乱停乱放,无牌无证,无证驾驶等情况比比皆是,隐患重重。

“围追堵截”治乱源。为彻底根治这一顽疾,保障学生安全,武穴打击整治为先,由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各地派出所多次开展校车专项整治,突击查处“校车”违法行为,遏制“黑车”满天飞乱象。短短数月内,全市共查处超载校车55辆,查处手续不全车辆13辆,依法处罚无牌无证车辆9台,查处乱停乱靠现象75起。强力围追堵截成效明显,农村三轮摩托车、农用车、改装车运送学生的现象大幅减少,客运车、面包车成为学生接送车辆的主流,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宣传教育”治理念。为转变驾驶人和学校师生、学生家长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观念,武穴认真组织,在全市范围由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大宣传、大教育、大讲座。社会宣传以交警大队为主要力量上路讲法,以宣传展牌、流动课堂等形式,面向社会剖析交通交通事故案例,宣传超速行驶危害。学校宣传以派出所为主要力量进校普法,由派出所干警在学校专题主讲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家庭宣传以村(居)委会为主要力量入户送法,向广大群众和学生家长发放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劝告部分无证三轮车主不要为蝇头小利舍大义,劝告家长时刻紧绷安全弦,劝告学生不要乘坐无牌无证和报废车辆上下学。为进一步扩大交通安全影响力,市公安交警部门与各派出所在学校定岗执勤,做好学生上下学时段的交通安全疏导和指挥。

“六定模式”治漏洞。为强化整治成效,提升宣传效能,根治“黑车”屡禁不止的顽疾,教育部门根据校车相关管理要求,对校车实行“六定”:即定人员(固定驾驶员、随车照管员)、定车次(固定车次)、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测(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 “六定模式”出台后,教育、公安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主动作为,按照“排查不漏一校、驾驶员不漏一人、车辆安全不漏一项”的排查标准,对全市所有校车及驾驶人资质、车辆安全技术情况、行驶路线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核查,做到“见车见人,不留死角”,并登记造册,逐步建立学生上下学乘坐车辆动态监管机制。

基层动态丨实行管理六定模式助推校车公司运营——武穴市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与市场并轨,“三大举措”创新

全市对校车运营大力整顿之后,校车重大安全隐患得以及时遏制。但由于监管还有缺位,超载现象依然屡禁不止。2014年5月份,我市一所农村小学租用中巴车接送学生放学,核载19座的车辆竟然挤进52名学生,超载300%。这一事实被群众举报并被公安机关查获曝光后,引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创新校车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政府主导”搭台,创公司运营新思路。由于全市学生居住地较为分散,村级公路路况较差,统一校车运送成本高,加之各校购车没有资金投入等原因,全市校车安全管理一直未能形成良好的管理体制。2012年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后,教育局、公安交警大队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校车运营这一民生问题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由市政府办牵头组织教育、财政、公安交警、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校车管理问题专程外出考察,先后到潜江、监利等地参观学习校车管理经验。2014年在全市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市委将校车安全公司化改革作为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十件实事之一,教育局提出校车管理与市场运行并轨的新思路,得到市委、市政府与相关部门一致认同。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与有意向参与校车营运的相关公司进行了初步的接洽、协商,开启校车管理公司化运营的新路子。

“四项原则”铺路,走市场运作新渠道。2014年8月16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确立了“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财政补贴、部门监管”的运营模式,明确了校车公司化运营“四项原则”: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社会参与的原则;适当扶持、积极争取、自负盈亏的原则;自愿互利、界限清楚、责权明晰的原则;管理规范、平稳推进、群众满意的原则,对校车公司化运营思路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参与。2014年9月17日,市政府批准同意成立两家校车公司,武穴市宇安校车运输有限公司和武穴市宏星校车运输有限公司。拓宽校车管理公司化运营的新渠道。

“五大关口”定型,推公司运营新举措。为让校车开得通、留得住,市政府对校车运营实行政策扶持,市财政对新购校车一次性补贴1万元,每台营运车辆经检核合格每年补贴2万元;每台校车配备一名校车驾驶员,每月定补800元;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校车公司车船税、车辆年检、保险等费用给予以适当的优惠。在政策保障的同时,严把“五大关口”,助推校车管理公司化运营的新举措。

一是严把营运准入关。明确校车公司必须是依法设立的道路客运企业或城市公交企业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设立的校车运营单位,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有效证件齐全;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在近三年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行为;校车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并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严把道路通行关。选择19座以上校车进行营运,校车在客运道路的通行技术标准上相应提高一个等级。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和镇处及时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消除安全隐患;责成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部门逐步按照标准设置校车停靠站点预告标示和校车停靠站点标牌,施划校车停靠站点标线,并针对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限速标志、警示标牌。

三是严把校车管理关。学校、幼儿园在校车公司化营运工作实施前的自有校车,全部纳入校车营运公司管理,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分离,解决原有校车退出市场的问题。但需确保车辆营运安全,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学生接送车辆按要求退出市场,校车营运公司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原学生接送车辆司机;校车公司化营运工作实施后,校车公司负责统一购置校车,统一招聘驾驶员;负责制定学生及幼儿安全接送的各项制度,明确驾驶员、随车照管员职责;按照“六定”要求做好学生接送工作;建好GPS监控平台,及时向家长发送接送信息;未纳入公司管理序列的其它社会车辆不得从事校车营运;对非法营运车辆开展专项查处。

四是严把路面安全关。教育、公安交警部门对校车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电子和纸质档案,并与驾驶人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标识标志、统一安全检测、统一安全装备;最高标准保护学生的出行安全,校车公司为小学生、幼儿乘坐校车投入每人每座不低于50万元的高额保险,每辆校车都必须安排专职随车照管员;实行校车农村公路建设“三优先”原则,即优先建设学生用车通行路段,优先保障学生用车通行路段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学生用车通行路段的路面改善规划,确保学生用车通行路段安全畅通;交通运输部门从交通建设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农村道路特别是学生用车通行路段的安全标识、标线、防撞隔离墩等设施,加强交通安全防护;搞好校车营运线路的设计,解决校车线路和接送学生停靠点设置问题,由当地镇处政府、校车公司、学校、村(居)委会共同对线路进行论证后确定,明确校车停靠点的具体位置,并在停靠点予以明确标示。

五是严把民生保障关。以兼顾校车公司基本利益和广大学生家庭承受能力为原则,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做好学生上下学接送这个民生项目。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收入、交通基础条件、实际载客量等情况,由校车营运公司综合掌握好各条线路的营运状况,经家长、学校、公司沟通协商,自主灵活制定票价;公安交警部门免费为校车驾驶人增驾培训,并协调车辆检测机构减免校车综合性能检测费;按规定标准购买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的,保险机构按规定费率浮动给予最大优惠,并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实行快处快赔。

基层动态丨实行管理六定模式助推校车公司运营——武穴市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乘市场东风,“四化监管”助跑

校车公司化运营改革推进后,教育、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成立联席会议,定期研判和解决校车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认真履职,积极作为,强推“四化”管理,收效明显。

宣传教育常态化。教育部门就如何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出台了硬性规定,指导学校印发家长、学生交通安全告知书,并与校车公司、学生家长签订交通安全协议,督促学校建立学生乘用车辆及驾驶员台帐,对学校和幼儿园校园内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公安交警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查及安全教育。

校车指标硬性化。为确保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公安交警部门要求投入运营的车辆必须为国标专用校车。必须安装GPS定位系统,可监控校车运行轨迹,车内必须安装摄像头,确保能远程实时监控车内外情况。

路面管控最大化。加大学生乘用车辆的道路管控力度,在学生接送集中的校门口、必经路段和条件较差的路段,充实警力加强管理,坚决打击“病车”、“黑车”、“老爷车”等不合格车辆接送学生的现象以及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超载超速、违规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保障道路秩序。根据学生乘车时间、地点路线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治理,管控到位,责任到人。

基层动态丨实行管理六定模式助推校车公司运营——武穴市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定期监测制度化。实行“一月一培训”,校车公司每月对校车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实行“一季一督查”,校车办组织交警、交通等部门每季度对全市校车进行一次督查;实行“一学期一检测”,公安交警部门每半年对校车安全性能进行一次强制安全检测,及时检查车况是否良好、保险是否齐全、驾驶人员是否具有资质等;实行“一年一培训”,校车办每年组织一次校车驾驶员、校车照管员、校车安全监督岗位人员等进行一次安全驾驶和自救演练知识培训。同时在上学和下学两个时段,对校车是否存在超员、超速、混装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和纠正,凡发现上述行为之一的,一律顶格处罚。

实践证明,推行校车公司化营运能有效解决学生及幼儿乘车上下学中“车、人、运、序”的问题,并带动道路问题的解决,是强化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最大限度保证中小学生及幼儿交通安全的有效途径。校车公司化运营方式推广以来,受到广大家长及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武穴市校车办 夏焕金 李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