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書寫汕頭精神 丨 抗擊特大暴雨守護美麗家園,我們全力以赴衆志成城!

風雨中書寫汕頭精神 丨 抗擊特大暴雨守護美麗家園,我們全力以赴眾志成城!

從8月27日以來,汕頭市出現持續性強降雨過程。27日8時至31日8時,持續數十小時的強降雨,導致群眾被困、道路阻斷、民房受浸、車輛被淹、電力通訊中斷……

災情就是命令。全市各級黨政領導、黨員幹部、消防官兵、武警戰士、社會義工、熱心市民等挺身而出,為了群眾安危,奔波在抗擊強降雨和救災的最前線。

哪裡的群眾有困難,那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哪裡的群眾有危險,他們永遠衝在最前面。他們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時刻心繫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風雨中展現忠誠擔當、為民奉獻的情懷,也在風雨中書寫汕頭精神、鍛造汕頭力量、釋放汕頭溫暖。

風雨中書寫汕頭精神 丨 抗擊特大暴雨守護美麗家園,我們全力以赴眾志成城!

為安危,為冷暖,為了群眾的一切

風雨如磐鍛黨性,狂瀾如沸礪作風。這場強降雨,不僅是對黨員幹部為民意識和執政水平的檢驗,也是對幹部作風的現實考驗。廣大黨員幹部用行動詮釋了入黨誓言,用堅守和付出換來人民群眾的安寧、安全。

30日晚,夜色如墨,大雨如注。市委書記方利旭在結束廣州的公務活動後,立即搭乘動車奔赴一線察看災情。在距離受災地區較近的車站下車後,馬不停蹄地冒雨察看潮南區司馬浦鎮、陳店鎮和潮陽區海門橋閘等抗澇救災點,乘坐衝鋒舟和涉水步行實地瞭解內澇情況,看望受災臨時安置群眾,現場研究解決搶險救災問題。市長鄭劍戈也帶隊第一時間冒雨前往潮南區,視察多個受災嚴重的村居,指揮防澇救災工作。

面對災情,潮陽、潮南區各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帶領機關工作人員、村居幹部、派出所民警、民兵應急分隊、黨員幹部組成救災隊伍深入一線,及時轉移受困群眾。穿著救生衣的群眾坐在橡皮艇上,幾名救災人員在水中合力推動橡皮艇,把受困人員安全轉移;深及腰部的積水中,幹部、民警揹著群眾趟著水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出受浸區域……這樣的暖心場面幾乎隨處可見。

就在汕頭城區成了一片澤國的時候,位於老市區新福街道的一處處危房也搖搖欲墜。居住在範圍內58號的孤寡老人蔡玉卿,肢體殘疾,行動不便,就在她面對著被雨水浸泡的房子和家門口的積水不知所措時,新福街道榮隆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文佳的出現,讓老人流下了幸福的淚水。“一定要確保每一名社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是陳文佳和他的同事們的共識。為了及時轉移疏散危房戶,他們開放庇護場所,提前準備充足物資,挨家挨戶上門查看,把行動不便的老人背出危房……一次次的涉水“逆行”,構成了風雨中最暖心的一幕。

“大雨傾盆的時候,其實家裡也很需要我們去頂著,但我們是共產黨員,是黨員,就該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考慮在先。”這是全市奮戰在抗澇救災一線的黨員幹部們最由衷的心聲。

風雨中書寫汕頭精神 丨 抗擊特大暴雨守護美麗家園,我們全力以赴眾志成城!

願奉獻,願擔當,汕頭精神在閃光

茫茫風雨中,穿著橙色馬甲的消防官兵和身著迷彩服的武警戰士給群眾帶來了生的希望、愛的溫暖。受連日降雨影響,潮陽區谷饒鎮、潮南區陳店鎮、司馬浦鎮大片區域淹積水嚴重,水泥道路成了一片汪洋,水流湍急,加上不少鄉鎮道路狹窄,消防橡皮艇和衝鋒舟等救援工具難以深入通行,給官兵救援造成了極大的阻礙。面對如此困境,官兵們往往只能採取徒步涉水的方式深入被困群眾所在之處,用肩扛、用揹負,將一個個被困群眾託上生命之舟。

“被困群眾的呼喊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很多時候我們身體受到水流的衝擊是很難站穩的,我們就互相手拉著手前進,以此來對抗水流的阻力。”一名消防官兵這樣說道。

滂沱大雨、積水過膝,路人個個歸心似箭,避之唯恐不及。卻有這麼一群逆行者,只要積水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3天來,市政人員奔赴各個積水角落,疏通排水口、沙井蓋,排解澇情,夜以繼日地連續奮戰,逐一將市區20多個積水點的積水基本排幹,讓原本被雨汙水浸泡的市區道路恢復原貌,守護城市的整潔與道路的秩序。

為確保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汕頭供電部門工作人員乘坐衝鋒舟深入水浸片區,對內澇嚴重、存在涉電公共安全風險的供電公臺採取主動停電措施,保證居民人身安全。20多個小時的雨中連續作戰,儘管衣服、鞋襪全都溼透了,但他們卻毫不在意。在供電人看來,確保市民照明用電安全有保障,他們的任務才算真正完成。

廣大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第一時間搶救傷患。市中心醫院啟動自然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各科室迅速做好防禦準備工作,院內搶險隊和醫療應急隊隨時待命,同時做好應急物資和藥品的儲備。急診科加強人手,積極救治受傷群眾。在重災區潮陽區和潮南區,市中心醫院派駐醫聯體的醫務人員均主動留下來,徹夜堅守崗位,積極投入到搶救傷員中。潮陽耀輝醫院院內出現內澇,在自救同時,還積極投入到搶救傷員中,根據政府指令派出救護車接送傷員。

市民政局迅速啟動社會組織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救災救援綜合服務平臺,分類調動全市社會組織力量參與救災,協調市慈善總會、存心慈善會、物流協會、進出口商品、裝飾行業協會、藍天救援服務中心等70多家市級社會組織投入救災物資籌集、運輸、分發工作中,凸顯了社會組織參與救災的及時高效。

雖然積水冰冷、環境潮溼,但那些及時出現在救援一線的一個個溫暖背影、高大身軀讓人無比動容。正是有了這種勇於奉獻擔當的汕頭精神,才為群眾撐起一座座遮風擋雨的“保護傘”,切實維護了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風雨中書寫汕頭精神 丨 抗擊特大暴雨守護美麗家園,我們全力以赴眾志成城!

有溫暖,有希望,傳遞重建正能量

明媚的陽光重回大地,暴雨的陰霾漸漸散去,然而,一些村鎮積水仍未退去,災後恢復生產任重道遠。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說,“雨停工作不停”,征塵未洗的他們又馬不停蹄投入到最後災點的“攻堅”、災後生產自救和重建工作中去。

市委、市政府分別召開常委會會議和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抗洪救災工作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市財政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建立資金審批和撥付綠色通道,緊急撥付防洪搶險救災補助資金2200萬元,幫助各區縣做好防洪救災搶險工作,迅速消除災痕。

市直機關各單位幹部職工放棄週末休息,深入災區和廣大群眾一起齊心協力消除災痕,爭取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各區縣也迅速行動,擼起袖子加緊幹,積極開展消除災痕大會戰。潮陽區衛計部門赴和平、銅盂、貴嶼、谷饒四個鎮開展災後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情況督導檢查,指導有序地開展醫療救治和災後防疫工作,同時深入部分鎮(街道)避難臨時安置場所,看望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敦促落實各醫療衛生單位開展對受災群眾的衛生保健和防疫等工作,加強夜間巡查,確保災後無大疫,保障廣大群眾身心健康。在潮南區陳店鎮,鎮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分為兩路,一路從9月1日起對積水已消退的鎮區進行全方位清理打掃,然後由專業人士進行消毒,儘快消除災痕,恢復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另一路深入目前還受浸的村居,組織開展救援物資發放和受困人員的搜索安置等工作。

大水無情人有情。500多萬汕頭人民再次擰成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抗擊特大暴雨,守護共同的美麗家園!


記者:陳靜瑩

攝影:方淦明、翁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