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尴尬生活

老秦,是个地道的河北汉子,因位置紧靠山西,再加上夫人是山西人,硬是掰扯出一段山西老乡的姻缘来。老秦夫妻俩都是帝都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夫人女博士,自己也是硕士,夫妻俩都就职于银行,还是薪资待遇颇高的银行,生了个大胖儿子白净秀气,人见人爱。就这样一个高学历、高工资、高颜值都占了的人人艳羡不已的中产阶级家庭,最近也在感慨“中产阶级”尴尬的生活状态。

尴尬之一:高成本的购房需求

老秦和夫人在很多年前就在帝都买了房,虽不是核心区域,那也是10w+每平米以上的天价房。好不容易在帝都有了一席之地,慢慢在帝都站稳脚跟,老秦就被领导委以重任派往苏州。夫人无奈也放弃了帝都优越的高校职位,随夫举家南迁。本以为只是短暂的停留,本以为苏州的房价根本不愁买不起,就这么一耽搁,就真的买不起了。

尴尬之二:高成本的教育投入

老秦的宝贝儿子今年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上学之前,老秦因为没人带娃已经让孩子入了托,因为户口限制,只能上国际班,一年的费用也得5、6万吧,再加上给儿子办的2万多游泳卡,1万多的夏令营……七七八八的怎么也有10万了吧,这才刚刚起了个头。

尴尬之三:养育孩子的精力缺失

老秦是帝都圈子里正常年龄下结婚生子的群体,本就是高学历,加上找工作、站稳脚跟,再到结婚,已经30好几了。等到有了孩子,照看孩子的双方老人都已经到了近70的年龄了,老秦想着让他们来给自己带孩子总觉得于心不忍。当他发现,在苏州居然还有40来岁的爷爷奶奶,颇为震惊。他们这样的中产阶级也是靠岁月熬出来的,等他们有了孩子,才发现精力真的有限,工作之余还得照顾孩子,就算老人能搭把手,自己每天也忙得跟陀螺似的。问及是否有生二胎的考虑,夫妻俩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就是带一个孩子,还觉得财力、人力、精力有限,更何论生二胎了,老秦自嘲,中产阶级是没有资格生二胎的,况且他还是个大龄中产阶级。

尴尬之四:两地生活的两难选择

老秦也是动过回帝都的念头的,毕竟儿子在帝都,随便上个985、211的名校是很容易的。一不小心还能上个北大、清华。这在苏州是很难实现的。再加上在全国人民的贡献下,北京的物价也很便宜,生活成本起码比苏州能降下一半吧。但是老秦也纠结,毕竟苏州的基础教育不错,交通状况也挺好,周末还能比较悠哉惬意,要是周末在北京,随便上个培训班,一天都在路上了吧。

老秦在吃饭之余,已经把所有的纠结都化为了吃饭的动力,不一会,已经让满满一桌的食物见了底,毕竟中产阶级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经不起浪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