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加大教育硬件设施投入

 新学年即将开学,又将有一批学生跨进各学龄段的初始年级学习。据常熟市教育部门统计,2018学年,除初中阶段外,常熟幼儿园、小学、高中入学人数均比上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针对这一民生热点问题,常熟将进一步加大教育硬件设施投入。

多重因素叠加,“入学难”问题显现

“去年儿子按学区划分报名上了世茂实验小学,明年小女儿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但是按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明年辖区内的入学报名人数远远超过学校的接纳能力……到时会不会被安排到别家学校?”近日,在常熟“12345”在线咨询服务平台上,家住常熟世茂御珑湾的邹女士急切地询问,因为她担心儿子、女儿如果不能在同一学校入读,未来两个孩子每天的接送将成为一大难题。

无独有偶,一位常熟新市民也在“12345”平台上留言表示,留给新市民子女的公办入学学位太难争取到了。去年他所在的乡镇,共有近300位新市民子女符合申请标准,但由于幼儿园学位数紧张,最终仅有63人申请成功,入园率只有20%左右,很多新市民子女不得不去上民工子弟学校,或干脆送回老家。

记者了解到,据常熟市卫计委统计数字预计,2018、2019年幼儿园小班入园人数将分别达14332人、14255人,其中2018年比2017年净增2108人。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通过购房入读常熟城区中小学的数量也快速增长。加之从2014年起实施的常熟市《新市民积分管理办法》,每年还将为新市民子女提供10000个以上的公办学校初始年级入学学位。以上三个因素产生的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入学难”。

教育资源紧缺,个别区域供需矛盾突出

在今年的常熟市政协会议上,农工党常熟市委就提交了一份《关于积极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后入学难问题的建议》,建议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布局的建议。据调查,由于生育高峰及吸纳新市民子女入学等诸多原因,近几年来,常熟学前、义务阶段教育资源一直处于相对紧缺状况。2017年秋季,常熟城区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平均班容量分别达38.7、46.1、50.7,远超省规30、40、45的标准要求。

特别是城区东部黄河路片区,由于个别新建小区教育规划没有及时跟进,小区未配置教育资源导致入学矛盾突出。目前在这一区域,衡丰家园(884套住房)、锦丰家园(648套住房)和世茂御珑湾(516套住房)今年将全部交房,业主子女的上学诉求非常强烈,周边几所学校的入学矛盾将再次显现。此外,目前常熟南部新城、北部新城、滨江新城三大板块已开发成形,但伴随着人口总量的刚性增加,对幼儿园、中小学校的配套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按目前幼小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校舍、师资都将出现缺口。

优质均衡布局,3年开工建设52所学校

针对市民关于及时调整教育资源布局的呼吁,常熟市教育部门在对政协提案的回复中表示,常熟教育已进入“后均衡”时代,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将把目标锁定为“优质均衡”。按照“1-1.5万人口配建一所幼儿园”“幼儿园建设规模原则上不超4轨”等新规,杜绝超大规模学校,禁止超规模班级,要提供就近入学条件,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适龄儿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近日举行的常熟《民声汇》活动中,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勤第向市民介绍说,从2018年起,到2020年,常熟总共有52所学校开工建设,其中2018年开工31所,2019年投用12所。在加大教育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常熟还将根据省委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做好普高扩招工作。从2018年起逐步提高普职比例。到2020年,普职比将达到6:4,为此新高中学校的建设和高中教师的招聘工作也已经开始布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