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3儿1女的家庭,儿子在城里有房,老人却宁愿自己租地下室住

概述:老家的一个亲戚,生了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女都已成家,2个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做室内装修的活,另外一个儿子跟儿媳在河北,小两口大学毕业后就在女方的老家那边发展了,去年在工作的地方买了房。儿女都已有自己的小家庭,按理说老两口的日子轻松了,可现实生活时情况更糟糕,之前老两口在农村种点田地和带小孩,去年大儿子让老两口进城帮忙。到了城里老两口生活习惯不适应,加上时间久了家庭内部的矛盾不断,二儿子也要求老人去帮忙带小孩,老两口为了图清静,哪家都不去,干脆自己在城里租地下室打工挣钱。

养儿防老是农村老一辈人根深蒂固的想法,那时外出务工的情况相对较少,儿子一家往往会在身边,女儿出嫁也不会很远,所以养儿防老还是挺实在。而如今似乎情况有点不一样了,大部分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老人和儿童留守农村,为了挣钱在城里买房,很多人是一年才回家一次,长时间的隔阂就容易产生矛盾。造成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微尘微视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3儿1女的家庭,儿子在城里有房,老人却宁愿自己租地下室住

大家庭的规矩没有树立起来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在子女多的家庭,更要有一杆秤,树立家庭的规矩,让子女从小按照规矩办事。农村子女多的家庭,很多时候矛盾的爆发是由于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家规的树立,比如老人去帮老大带小孩,其他两个儿子就会觉得偏心,自己也要赚钱养家,一件一件事加起来,矛盾点就会增加,最终就会闹的不可开交。老人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公平对待,要帮都帮,要不帮一个都不帮,让子女没有话说。

子女未给父母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的安全感是子女给的,特别是在农村,种地本身没多少收入,又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靠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养老钱根本不够花,如果子女不给点生活费,老人对自己的养老问题是没有安全感的。原来是人多力量大,现在是人多想法多,特别是子女多的家庭,老人不希望子女因为自己养老问题而争吵,往往避而不谈,结果是老人寒心。

农村3儿1女的家庭,儿子在城里有房,老人却宁愿自己租地下室住

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更要关注

人到老的时候内心世界是孤独简单的,有时候真的像个小孩,子女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影响心情,比如儿子、儿媳今天说他们这不是那不对,老人就会一直记在心里,自己在那里闷闷不乐,会宁愿逃避现实。所以当自己的父母老了时,子女不仅仅要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也要注意他们内心世界的想法,尊重父母的决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懂得感恩的家庭都是幸福的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各各的不幸。”在农村如果一个大家庭都是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实际上别人是非常羡慕的,当大家庭内部矛盾不断,实际上别人背后是议论纷纷的。一个家庭如果教育出来的子女是懂得感恩的,自己也是这么对待自己的父母的,这样的家庭往往是非常幸福的,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人老了子女都非常的孝顺。

农村3儿1女的家庭,儿子在城里有房,老人却宁愿自己租地下室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在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时,子女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不要一味着向老人索取,而是自己要懂得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当自己是这么做的时候,自己的下一代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形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来自己老的时候,自己的子女也会同样的对待自己,好的家风一定是代代相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