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少兒編程之父: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方法,他的未來不會差

想在變化迅捷的世界裡蓬勃發展,創造性思考和行動力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如何讓孩子擁有如此寶貴的能力?被譽為“少兒編程之父”的Mitchel Resnick教授,談了談這個問題。作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學習研究教授,他不僅領導團隊開發了風靡世界的Scratch編程語言及在線社區平臺,還主張孩子要“像在幼兒園那樣終身學習”,並提出“4p”創造性學習法。一起了解一下。

我們生活著的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轉型升級——一個APP、一個新技術的橫空出世,便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改變的同時,許多工作也正在消失著。如果說以前,機器只能替代人類做一些常規流程性的任務,那麼人工智能在近幾年的普及和發展,很多非常規流程性的工作也變得岌岌可危。

在新技術、新信息來源、新溝通方式的持續衝擊下,工作中的人和場所都在不停地發生著調整和變化。杜克大學教授Cathy Davidson 在她的著作《現在你看到了》(Now You See It)中估計,現在的小學生,大概有三分之二將來會從事目前尚未發明出來的工作。

要想在變化如此快速的世界蓬勃發展,創造性思考和行動力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如何幫助年輕人成長為創造型思考者,幫他們準備好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生活呢?這個問題是在過去30年裡驅使Mitchel Resnick 工作和生活的動力。

Mitchel Resnick是美國創新領域開拓者,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學習研究教授。他領導團隊開發了風靡世界的Scratch編程語言及在線社區平臺,他也因此被稱為“少兒編程之父”。他還是樂高機器人背後的科學巨人,創造了積木和科技的緊密相連。

世界少兒編程之父: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方法,他的未來不會差

“少兒編程之父” Mitchel Resnick

Resnick教授致力於用現代科技為孩子和成人提供創造性學習體驗,提出了創造性學習螺旋及“4p”創造性學習法,主張要讓孩子“像在幼兒園那樣終身學習”,旨在撬動全世界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百寶箱。

什麼是“4p”創造性學習法?為什麼要讓孩子“像在幼兒園那樣終身學習”?上週外灘君有幸採訪了Resnick教授,與他聊了聊培養孩子創造力這件事。

A型學生VS X型學生

2014年8月23日,清華大學時任校長陳吉寧與Resnick教授會面了。

這兩位的會面一點也不讓人感到奇怪。清華是中國工科最強的大學,而麻省理工則是美國工科最強的學校。比較奇怪的是他們的會見地點:位於丹麥的樂高玩具公司。

陳校長不遠千里來到丹麥樂高總部,是因為他想在以培養孩子創造能力而著稱的樂高公司尋求一些靈感和合作,提出一套新的教育和學習方法。陳校長告訴Resnick教授,社會需求正在發生迅猛的變化,而當前中國的教育制度並沒有讓學生準備好應對這一變局。

如果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個問題可能根本不存在。尤其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從小到大成績都十分優異,幾乎門門課程都能拿A。陳校長稱這類學生為“A型學生”

但陳校長明白,在當今社會尤其是未來社會,學生們還需要別的東西: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他期望中國能夠出現更多“X型學生"

他們願意冒險,勇於嘗試新鮮事物;他們渴望提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簡單地解決教科書裡的問題。那些最具創意的想法和富有創造性的新方向都是來自X型學生。

Resnick教授認為,事實上,全世界各國的教育都面臨著相似的情況。大多數學校都強調讓學生遵守指示和規則,成為A型學生,而不是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想法、目標和策略,讓他們成為X型學生。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世界各地教育制度的目標和做法基本沒有太多變化,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改變的需要。

如何改變?“讓孩子像在幼兒園那樣學習!”

世界少兒編程之父: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方法,他的未來不會差

讓孩子像在幼兒園那樣學習

在Resnick教授心中,過去一千年裡最偉大的發明是幼兒園。

很多人會對此感到驚訝,他們不覺得幼兒園是發明,更別說是重要的發明了。但事實上,幼兒園這個概念,只出現了還不到200年。當著名教育家福祿貝爾1837年在德國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幼兒園時,它不單單是一所幼兒的學校,更是一種與以前的學校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雖然福祿貝爾當時不知道,但他其實正在發明一種適用於21世紀需求的理想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不僅適用於5歲的孩子,而且適用於所有年齡段的學習者。”Resnick教授在他的新書《終身幼兒園》中寫道。

世界少兒編程之父: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方法,他的未來不會差

Resnick教授《終身幼兒園》

幼兒園孩子的學習方法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Resnick教授認為那是所有年齡段學習者的榜樣?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典型的幼兒園活動是怎樣進行的:一群孩子在地板上玩著一堆積木。兩個孩子開始建造一座城堡,靈感來自老師給他們讀的通話故事。他們建造城堡的地基,然後在上面搭建瞭望塔。他們不斷增加更多的積木,塔越來越高,最後翻到落在地上。

於是孩子們會重新開始搭建,並試圖使塔樓更加穩定。與此同時,另一個女孩講述了一個在城堡內的家庭的故事。她的朋友又將故事情節進行了拓展,增加了一個新角色。隨著城堡的變大,她們的故事也越來越精彩。

幼兒園的孩子在遊戲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東西。當男孩搭建塔樓時,便更好地理解了結構和穩定性;當女孩們創造故事時,便更好地理解了情節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理解了創造過程,並開始向著創造型思考者的方向成長。

Resnick教授喜歡用創造性學習螺旋的說法來看待孩子們的創造過程。

世界少兒編程之父: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方法,他的未來不會差

這個創造性螺旋在幼兒園裡反覆出現,雖然材料各異,比如積木、蠟筆、彩紙,創作類型也各不相同,比如城堡、故事、圖片,但核心過程是一樣的。

Resnick教授認為,創造性學習螺旋是創造性思維的引擎。幼兒園的孩子在經歷這個螺旋的過程中發展並提升了創造性的思考能力。他們學習去構建自己的想法,然後嘗試將它實現,不行的話,再努力嘗試其它辦法;他們從別人那裡聽取意見,並根據自己的經驗產生新的想法。

“ 然而,從幼兒園往上,大多數學校的教育模式就不再遵循這種創造性學習螺旋了。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坐在書桌前聽課、做作業。學校過分強調給孩子提供信息和指導,而忽略了培養它們的創造性學習能力。”

Resnick教授大力提倡這種幼兒園的學習方法。他所在的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學生們所使用的工具和技術與幼兒園孩子使用的完全不一樣,“雖然他們使用的是微控制器和激光切割機,而不是手指顏料和積木。但創造性學習螺旋的過程是一樣的。”

麻省理工的媒體實驗室因其創造性和創新精神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而Resnick教授毫不懷疑,正式以項目為本的創造性學習螺旋的學習方法,為其提供了基礎。

創造性學習螺旋在幼兒園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都獲得了顯著成效,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讓它在其他地方生根,以幫助其他學習者呢?

由此,Resnick教授提出了“4p”學習法。

世界少兒編程之父: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方法,他的未來不會差

培養創造力的“4p”學習法

創造性學習的4個“p”並不是全新的觀點,而是建立在世界各地眾多研究人員幾十年的工作基礎之上的。

為了幫助孩子成為創造性思考者,Resnick教授和他和團隊制定了一套指導原則:項目(project)、熱情(Passion)、同伴(Peers)和遊戲(play)。

簡而言之,Resnick教授認為,培養創造力最好的方法是支持那些基於熱情、與同伴合作、以遊戲精神從事項目的人。

1.項目(project)

當學生解決了一系列不連貫的問題時,他們常常獲得了彼此間毫無聯繫的知識,而並不清楚為什麼要學習這些知識,也不知道怎樣在新情況下應用它們。

以項目為本的方法則非常不同,當學生們做項目時,他們會在一個有實際意義的環境中遇到概念,因此知識就被嵌入了一個豐富的關聯網絡中,學生便能更好地在新情況下獲取和應用知識。

更重要的是,以項目為本的方法對“知識”的看法更開闊,而不是把知識當做是概念的集合。當學生們一起為項目工作時,他們不僅學到了概念的網絡,還學到了一套關於製造、解決問題和交流思想的策略。

2.熱情(Passion)

當人們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時,他們會更積極,願意投入更多時間,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止如此,熱情和動力讓他們更有可能迸發出新的想法,發展出新的思維方式。他們對興趣的投資也有了新知識作為回報。

最好的學習經歷包括了沉浸和反思相互交替的階段,而熱情是驅動“沉浸-反思”循環的燃料,這對所有年齡段的學習者來說都是一樣。

3.同伴(Peers)

大多數時候,思考和行動是結合在一起的:我們是在與事物互動的環境中,在遊戲、創造事物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的;大多數思考過程都是與他人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分享想法,從別人那裡得到反饋,相互借鑑彼此的靈感。這是創造性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4.遊戲(play)

人們常常把遊戲與歡笑、樂趣和快樂聯繫在一起,但這種描述忽略了遊戲中最重要的東西,以及遊戲對創造力如此重要的原因。創造力並非來自歡笑和樂趣,它來自實驗、冒險和挑戰邊界。Resnick教授認為遊戲精神讓孩子更願意嘗試新的事物、挑戰邊界,並敢於承擔失敗和風險。

世界少兒編程之父:給孩子這樣的學習方法,他的未來不會差

其實父母可以有很多機會,給他們的孩子足夠的時間和材料,讓他們探索和實驗,讓他們嘗試許多不同的東西;也可以給他們機會與他人互動,與他人學習,與他人分享和合作。

就像我的父母,我小時在家一個小院子在後面挖了洞,這樣我就可以玩小球進洞的遊戲。我的父母對此表示支持,他們允許我在後院挖洞做遊戲和實驗。但很多家長不允許孩子這樣做。但對我來說,它是一種嘗試,我從中學到了很多。讓孩子去吧,這是他們嘗試新事物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們遊戲的一部分。

如果孩子有一個兄弟或姐妹,父母可以教孩子互相學習和溝通,從對方那裡得到一些想法。或者他們可以作為孩子的榜樣,多多嘗試新的東西,多發表對事物不同的看法,孩子們會看到大人們這樣做,也會模仿、學習。當孩子做某事或者面臨某事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問問孩子你是怎麼想的,為孩子們提供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這也是一種幫助他們的孩子思考的方式。

所以,意思是,家長千萬不要看著“複雜”的創造性螺旋和4p學習法就望而退卻,覺得是專業的老師們才能做到的。事實上,家長不必建立一個完整的結構或系統,生活中有許多都是你們可以做的,學習方法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幫助孩子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