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Alone holding an oil-paper umbrella, I wander along a long solitary lane in the rain.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雨巷》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著名的《雨巷》,以及其中著名“结着从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总是会让人产生很多缱绻的遐思,不自禁的沉溺其中,这首诗来自于诗人戴望舒。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这首著名的《雨巷》,以及其中著名“结着从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总是会让人产生很多缱绻的遐思,不自禁的沉溺其中,这首诗来自于诗人戴望舒。

戴望舒是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以22岁的年纪写下了《雨巷》这首流传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诗歌。

我们都说观书如观人,看一个人写出的东西,你可以直接感受到他的世界。诗人更是如此,诗人也更为特殊。

透过《雨巷》,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戴望舒是一个忧郁内向的人。然而,千万不要低估了 “诗人”这一物种。

诗人的外表也许冷漠,但他的一颗心却是滚烫炽热的。这除了体现在他的诗中,也更为直观的体现在了他的感情生活中。他爱过三个女人,与其中两个女人结过婚,然而,这些女子匆匆的来,匆匆的去,皆做了他人生的过客。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在1927年,戴望舒因为大革命的失败,继而来到松江县施蛰存家避难,也就是这一年,他写下《雨巷》。在这里,他邂逅了他人生中第一段恋情。戴望舒爱上了施蛰存的大妹妹施绛年。

Alone holding an oil-paper umbrella, I wander along a long solitary lane in the rain.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雨巷》

那个时候,戴望舒22岁,施绛年17岁,看起来应该是有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的。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可是,郎有意,妾无心,施绛年并不喜欢这个阴郁内向的男子,两人的性格也是天差地别,说不到一块儿去,更别说戴望舒的脸上还有童年时期出天花后坑坑洼洼的瘢痕,让一个花季的姑娘很是不喜。

不过,施绛年最终还是妥协了,这要归功于戴望舒,他竟然以跳楼相逼,迫使施绛年接受了他。

有句话叫“强扭的瓜不甜”,感情这种事吧,是不能逼迫的。所以这段恋情其实是没有好结果的。

1931年,施绛年在与戴望舒订婚后,爱上了别人,她催促戴望舒出国读书,与恋人相好。然而消息还是传到了远在法国的戴望舒的耳中,他痛苦,伤心,已经无心学习。1935年,他回国并证实了这一消息,便立即登报解除了这一婚约,结束了这一段长达8年的苦恋。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这之后,沉浸在失恋中无法自拔的戴望舒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夫人,穆丽娟。穆丽娟是经由她哥哥穆时英介绍给戴望舒的。

这个小戴望舒12岁的姑娘,仿佛从他的诗中走出来的女子,清纯,秀丽,一下就将戴望舒迷住了。

1936年,两人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但婚后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这段婚姻只持续了四年。

婚后的戴望舒,整天关在房间里读书写字,他几乎不与妻子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穆丽娟心中对戴望舒的崇拜和喜爱开始一点一点消磨瓦解,最后,她选择了结束这段婚姻。即使戴望舒开始后悔,甚至以死相逼,也没能挽留住她,戴望舒再次陷入了爱情的悲剧中。

也许,戴望舒就是不适合恋爱,不适合婚姻,他的第三段恋情同样也是惨淡收场。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1942年,他与在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相识,两人很快进入热恋阶段,不顾家人的反对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结婚时,杨静才十六岁,21岁的年龄差距和性格的不和开始渐渐的在生活中凸显,两人经常吵架。这段婚姻最终还是以杨静的离开而结束了,1949年2月,两人离婚。

戴望舒在世的时间并不长,就在他与杨静离婚后的第二年,他就于北京病逝了,享年45岁。他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以及,三个丁香般的女子

都说搞文学,搞艺术的大多有精神病。举个例子,梵高,这就是个典型。因为他们的情感太过充沛了,情绪太过激烈了,他们感受着太多的东西,他们在冲突中,矛盾中创作,可是,他们又是比谁都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自燃,然后“砰”的一声爆炸。

诗人更是“神经病”,尤其是出色的诗人,那些被誉为天才的诗人,你通常不能理解他们。

比如海子,他选择卧轨自杀,他的遗言上这样写着: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那个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愿望从此成为虚妄。

比如顾城,我们崇拜他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但我们和他都不曾想到,他会拿起手中的斧头砸向自己妻子,随后自己也永远离开这片土地。

说这么多,只是想表达,诗人,这个越来越珍惜的物种,一般来说,是感情用事的,特殊来说,更是感情用事的。他们强烈的感情,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更出没于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诗人,是时代的思考者,在这个“诗人”近乎隐形的时代,珍惜每一个诗人吧。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