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明朝相比为什么能实际统治西藏?

请叫我白眉鹰王


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元朝。元朝时蒙古对西藏拥有统治权,明灭元后,蒙古诸部族远遁北方草原,但对西藏仍有控制能力。明对草原文明缺乏文化认同,事实上双方一直处在战争中,也从未征服过蒙古。而蒙古却对清朝臣服。满清文化与草原文化兼容,甚至奉藏传佛教为国教,给予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使西藏最终对清朝产生了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

西藏这个地方在两汉以前一直没有强盛的统一政权,间或有一些地方势力,但都不长远。公元7世纪,土蕃王朝崛起,第一次统一了西藏。当时的土蕃王松赞干布非常向往中原文化,向唐朝请求和亲,先后有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下嫁土蕃。但一直到元朝,西藏的疆域都不太稳定,藏传佛教也处于发展的初期。

元朝时,中央政府将西藏地方称为乌思藏,设宣政院,开始正式管理西藏。元朝对西藏的统治,一开始就与宗教密切相关。宣政院不光管理西藏的政务,也是全国宗教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

在成吉思汗年代,蒙古族是信奉萨满教的。但蒙古族群对于宗教信仰是开放的。他们从不拒绝外来宗教。这一点从后来的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突厥化就可略见一斑。但在蒙古族聚居的范围内,蒙古族上层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开始信奉藏传佛教。

从忽必烈开始,元朝的皇室就奉藏传佛教为国教。忽必烈支持西藏的萨迦派,把萨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奉为国师、帝师,令其掌管天下释教,从而推动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和中原地区的发展。八思巴是名副其实的蒙古国师,他曾仿照藏文创造了八思巴蒙文。从八思巴开始,历代蒙古皇帝都把藏传佛教的喇嘛奉为帝师,登基时以帝师加持为合法,帝师成了皇帝的重要智囊和护法。帝师的办事机构就是宣政院。

明代取代了元朝,也从法理上继承了元朝对西藏的统治。但明朝的统治者完全没有理解藏传佛教的作用,也不理解蒙古草原文化与西藏的渊源。明朝的皇帝沿袭中原文化的世界观,试图用设置流官和土司世袭的方式管理和控制西藏。

明初,皇帝封了大量的行政官员。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乌思藏的帕木竹巴第悉释迦坚赞遣使入朝,贡以佛像、佛书、舍利。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为灌顶国师。此后,藏族地方的大小僧俗首领,也纷纷来到南京请封。明朝授给他们指挥同知、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职,以及国师等封号。此后,明朝廷以官职和封号羁縻乌思藏的上层成为惯例,到了明中晚期,这些官职和封号渐渐为各种实物赏赐替代,西藏上层对明朝的进贡和请封甚至成了有经济目的的骗局。

除了明初,明朝的皇帝们对西藏是以藩属国看待的。终明一代,明的朝野对于西藏一直秉持着四方来朝的世界观,可笑而落伍。更为重要的是,明政权在军事上羸弱,根本没有能力在西藏驻军。

西藏地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极其特殊。它远离中原,左右皆高山,物产稀缺。在历史上西藏一直要靠依附强邻而生存。明朝如果要实际控制西藏,必须向西藏提供常规的安全保障,而明朝恰恰做不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它又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经历了元朝的广泛传播,藏传佛教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游牧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与中原的佛教文化并无实质性冲突。

元灭后,蒙古部族退入北方草原,他们以游牧为生,生活资料奇缺。元以前时,游牧民族主要靠战争和商业获得生活必须品,明朝立国后,由于中原汉民族以农耕为主,从洪武帝朱元璋开始,就与蒙元势不两立,双方始终处在战争状态。蒙古部族失去了补充生活资料的渠道,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不断与明朝战争,争夺生活资源。

明朝对蒙古一直奉行不接触、不谈判的政策。愚蠢而失败。蒙古方面战胜时提出的往往是很正当的要求。比如边境互市、参与互市的人数、请求允许互市交易牛羊等。这些看起来很正当的要求在蒙古却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得到。因此,双方摩擦不断,战争一直不停歇。尽管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这样的重大事件,明朝始终没有越过长城以北,对融合北方游牧民族没有任何兴趣,也不做任何努力。

清朝则反其道而行之。早在后金天命年间就与喀尔喀和科尔沁蒙古各部结盟。天聪年间,东北蒙古诸部归顺清朝,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灭林丹汗,至此,蒙古孛尔只斤家族,也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名义上全部归顺清朝,成为内属蒙古。

在明朝无暇西顾的时间里,蒙古卫拉特与西藏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明万历六年(1578年),蒙古达延汗的孙子俺答汗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索南嘉措互赠尊号,俺答汗赠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意为“大海一样的人上之人”。索南嘉措赠俺答汗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就是金轮法王。承认他为成吉思汗的化身,为全蒙古的大汗。自此,索南嘉措成为三世达赖喇嘛,他把他的前两世转世追赠为一世达赖和二世达赖。他圆寂以后,俺答汗的孙子成为四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自此,蒙古与西藏的关系更加密切,他们生气相同,互相帮助。五世达赖时,格鲁派与萨迦派势同水火,五世达赖引入和硕特汗国固始汗打败萨迦派的藏巴汗,从而使达赖喇嘛系统成为西藏最有权势的控制人。而和硕特汗国也由此成为西藏的宗主。

顺治二年,卫拉特各部二十二名首领向顺治皇帝宣誓效忠,清朝对西藏的统治有了法理依据。

五世达赖圆寂后,他的管家德斯·桑结嘉措为了控制西藏噶厦政权,秘不发丧,对外谎称五世达赖闭关修行。他勾结准噶尔汗噶尔丹入侵西藏,杀掉和硕特汗拉藏汗,又支持噶尔丹叛乱,派出喇嘛做内应,在喀尔喀部与沙俄作战时从背后袭击喀尔喀,造成喀尔喀部的重大损失。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亲征昭莫多,噶尔丹大败。康熙皇帝诘问德斯·桑结嘉措五世达赖转世灵童一事,桑结嘉措大惧,匆忙寻找了转世灵童,是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是个情种和诗人,令康熙皇帝十分不满。他下诏废六世达赖封号,令西藏重新寻找五世达赖转世灵童,并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仓央嘉措在途中病逝。

康熙五十七年(1717年),十四阿哥胤禵受命为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策妄阿拉布坦。次年,胤禵命定西将军葛尔弼、奉国将军延信进军拉萨,并护送六世达赖回拉萨,在布达拉宫坐床。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康熙皇帝批准胤禵的建议,令延信、岳钟琪为驻藏大臣,临时驻扎西藏。雍正六年(1728年),将临时驻藏大臣改为永久职务,称为“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同时,又对噶厦政府进行了全面改革。

至此,清朝对西藏的统治实质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