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成長性是恢復上市股的試金石

逢ST必炒、逢重組必炒、逢恢復上市必炒是要不得的。對於投資者來說,成長性是一切殼重組概念股和恢復上市概念股有沒有投資價值真正意義上的試金石。因此,對殼資源重組和恢復上市概念股的投資價值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分青紅皂白的捧殺和棒殺,都是要不得的。

攀鋼釩鈦、重藥控股恢復上市後的表現告訴我們ST殼資源即使仍然可以說有可能還存在一定的殼價值,但是,真正的價值優勢應該說並不在殼,而是在於其重組過程中基於內在資源發掘、發現、重構、再造所帶來的業績變化和成長性。

ST重組在我們的這個市場之所以一直被炒作得十分厲害,與其說是炒作的這些ST公司內在資源的業績增長能力,還不如說是殼。在新股發行實行相對較為嚴苛的行政審核制的市場條件下,上市資源的稀缺性,使得上市公司的殼比起其內部是否還存在業績上黃狼翻身的可能性,似乎遠遠地要重要得多。而退市機制的遲遲不到位,更是使得人們多年來就一直始終不渝地將關注的重心,放在ST的殼重組上。但是,這裡所賭的與其說是那些暫停上市或瀕臨退市公司的業績會不會有所好轉,還不如說是它們的殼是不是還繼續有炒作的空間。

不少ST公司業績連續虧損,即使在暫停上市階段也未能有所改善,最終不得不被終止上市。*ST昆機和*ST吉恩就是典型的例子。相比起來,攀鋼釩鈦和重藥控股的死裡逃生,應該說算得上是夠幸運的了。

因戴上*ST帽子後連續三年虧損,於2017年5月5日暫停上市的攀鋼釩鈦,得益於在退市前曾推出的重整方案,剝離了近90億元的虧損資產,並放棄了一直以來不離不棄的鐵礦石採選等主營業務,集中精力專營釩鈦業務。根據最近發佈的財報,釩產品供需結構的改善和價格的相應上漲,給公司帶來扭虧為盈的喜訊。2017年,實現歸母公司淨利潤8.63億元;2018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1.5億元。

原來主要從事化學肥料、化工材料的*ST建峰,在2017年重大資產重組後,也置出了原有的化工業務,置入重慶醫藥96.59%股份。公司改名為重藥控股,主營業務也轉變為藥品、醫療器材的批發和零售。2017年,公司扭虧為盈,實現歸母淨利潤11.06億元,2018年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37億元。

上述兩家*ST公司的摘帽並恢復上市,應該說是都是順利成章的。但是,其恢復上市後的表現卻讓人不由得大跌眼鏡。攀鋼釩鈦恢復上市首日暴漲25.08%,次日卻以接近跌停的價位收盤。重藥控股恢復上市首日大幅高開17.54%,之後便一路震盪下行,午後大跌6%,盤中振幅高達26%。原本被視為“香饃饃”的恢復上市股,為什麼一瞬間就變成了“燙手的山芋”了呢?這對於攀鋼釩鈦和重藥控股來說當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對於習慣於跟風炒作殼資源重組股,尤其是恢復上市概念股的投資者來說,更是一個無法不深思的問題。

不能不看到,時代不同了,市場的炒作風氣也不能不發生相應的改變。在退市制度改革不斷推進的市場條件下,人們對殼資源殼價值的認識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對殼資源重組和恢復上市股票的價值評估,也不再主要放在殼資源本身的炒作價值上,而是放在了業績的改變和未來成長的潛力上。應該說,這不僅是市場風格的一個可喜變化,更是理應受到高度重視的投資理念的一個重要變化。不過,在具體看待上述兩個恢復上市股有沒有投資價值的問題上,我們並不主張一概而論的要麼捧殺要麼打殺。畢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是價值投資真正的精髓。

對於攀鋼釩鈦來說,其恢復上市股價的上漲,並非僅僅是沾了“復活股”的光,而是整個鈦白粉行業景氣度的不斷走高、釩產品均價的較大幅度上升以及企業自身業績的改善同步共振的結果。根據中金公司所給出的評級報告,攀鋼釩鈦目標價格區間為5.22元-6.50元。也就是說,其現在乃至近期的收盤價無論落點在什麼價位,都未必是其投資價值的真實反映。至於重藥控股,則也許會有所不同。一則,在其2017年所實現的11億元淨利潤中,扣非淨利潤僅1億元,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或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強;二則,2018年上半年時間過半,所實現的3.09億元淨利潤卻僅為上年全年的不足三分之一,業績的成長性有點問題;其三,根據目前的市值和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計算,市盈率已超過30倍,現在的股價也算不上太便宜。

恢復上市股光環的消退,儘管在一定程度上與當前市場一蹶不振的整體走勢給個股上漲所帶來的壓力也是分不開的,不過,它所反映的投資理念的進步,畢竟才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值得引起重視的。我們並不主張投資者一再盲目地去重蹈歷史上逢ST必炒、逢重組必炒、逢恢復上市必炒的覆轍,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業績以及業績成長性是一切殼重組概念股和恢復上市概念股有沒有投資價值真正意義上的試金石。因此,投資者對殼資源重組和恢復上市概念股的投資價值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分青紅皂白的捧殺和棒殺,都是要不得的。.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