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秋季釣大魚能如此簡單,把玉米用到極致才是王道

釣大魚需要有好餌,這個餌首先要能誘魚,然後是魚要愛吃。這樣的餌當然有很多,現在的商品餌都是經釣魚人驗證出來的,通常錯不了。自然餌也有很多,蚯蚓,螞蚱,青蟲,這當然都是好的,紅薯,土豆,玉米也威力大的很。

想不到秋季釣大魚能如此簡單,把玉米用到極致才是王道

最常用的也就是玉米了。很多人知道玉米能上大魚,這是不錯的,要是真要把玉米用好用到極致,也就是想釣魚了用它就能行,不跑空,上大魚。這就夠了。建設部隊的標準“一切為了打贏”,餌料的判斷遠沒有那麼複雜“只要能上魚上大魚”就是好的。

最先見到人用玉米釣魚是我學釣魚的那個初秋,那時嫩玉米剛剛有那麼一點,有人在一個雜魚多多的多年老山塘愣是上了兩條半斤多的大鯽魚。但是那人說,沒有什麼好辦法,關鍵是耐住性子,等。

想不到秋季釣大魚能如此簡單,把玉米用到極致才是王道

再後來我曾經見到有人用海竿連連上大魚,跑過去看,是外地的釣友,問人家用的什麼餌,人家拿出一個小小的塑料瓶,裡面是玉米,但不用問就知道是他們加工過的。虔誠的問了好久,人家才說是用“農歡”配製的。農歡是一種能買得到的魚餌吧或者添加劑吧,我想。怎麼配?我又問,那人不再說話,或許是我問的太外行,或許是他不想多說。

倒底我也沒有見到“農歡”是什麼樣的,只是我也學會了摸索著配製餌料。就拿我配的玉米 來說,那叫一個香呀,不要說魚了,我自己就想吃的慌!想想看,只有燉肉時才放的大料要放,有客人時才喝的高度酒要放,平時自己都不捨得吃的蜂蜜要加,白糖,紅糖,等那麼好的全給魚貢獻出來了,你說它能不喜歡吃嗎?

想不到秋季釣大魚能如此簡單,把玉米用到極致才是王道

玉米還要挑個大的,籽粒飽滿的,要在高壓鍋裡煮到將爛不爛,還要密封發酵,想想下廚做飯我也從來沒有下過這麼大的勁兒,總是怎麼簡單怎麼來。

效果當然是明顯的。到水邊選好釣點,坐正了。伸竿調漂,然後打窩。以上經複雜工序炮製的玉米要毫不吝嗇的往水裡拋,拋多少呢?起碼得三二斤吧。然後你可以離開去休息了,當然也可以守著。只要水是有大魚,你就等著樂吧。

對了,竿,線,鉤可一定要牢靠啊!切線不能怪我。

想不到秋季釣大魚能如此簡單,把玉米用到極致才是王道

現在打開手機,無論是火山小視頻還是抖音上總能看到那麼多人上大魚,遛魚,竿子大彎,線吱吱的響,還有斷竿斷線的,我都納悶了,為什麼上大魚的總是別人,為什麼大魚總是在外地,我們本地怎麼就沒有大魚或是沒有見到過誰釣了大魚?

詩人汪國真說過“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難道熟悉的地方也沒有大魚?

後來仔細的想了一下,並不是沒有大魚,而是小魚太多,大魚卻又極少,再者北方山區,水少,魚更少,而釣友呢?簡直多到沒法計數,如同旱地裡的蟋蟀,那個多呀,本地少有的幾個魚塘沒逢放魚也都是人滿為患。我不明白的不是人為啥這樣多,我不明白的是人家為啥都總是有錢來給魚塘老闆贊助!

本人喜好野釣,一是野釣更可能有驚喜,二是野釣的魚兒勁大上鉤了更有感覺,三呢,實在,也是最重要的是兜裡太癟了。這樣卻又想釣大魚,只能去水庫試運氣。只是隨著釣齡的增長,當然經驗也多了不少,我才明白,要上大魚靠的不光是運氣。這跟人做其它事兒是同樣的道理。

本地多礦藏,本地人但凡大富者必是礦老闆無疑。大家眼裡能看到的就是誰挖到鋁石了,或者挖到煤了,這回這傢伙要發財了!不少人讚歎著人家命好或是走了狗屎運或是別的什麼,但是卻很少有人看到為了挖到鋁石他已經付了多少努力,受了多少常人難以承受的苦痛!世上有個二八定律。富人二,普通人八。挖礦的老闆們有十個的話,最後發財的二個,沒發財的八個,挖了十處,挖到礦的開能也就是一處二處,其它的都是額外功。

想不到秋季釣大魚能如此簡單,把玉米用到極致才是王道

釣魚也是一個理。你看李大毛上大魚,要是你關注到他也曾在那裡枯守了三天四天嗎?你看到他的自在快樂,可是你見到大風大雨的天氣裡他蜷曲在傘下的艱辛嗎?普通人只羨慕別人的收穫與成績,很少有人在意他的付出與磨鍊。你光看見人家得著什麼好處了,你沒有想到他為了這個看似意外的好處已經默默的做了多少事兒,付出了多少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