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看漂技巧

漂儿的状态不同反映着鱼在水里的状态不同,钓鱼的人们称之为“漂相”。撒好窝子稍等片刻,待窝子“发”了时即可将钓饵挂在钩上,用钓竿将钩线甩向打窝子的水域。

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通过浮漂的沉浮动作,以观测鱼儿是否食饵上钩。由于各种鱼食饵时的动作不一,因而漂浮的沉浮状态也各异,有的鱼向上送漂儿,有的鱼向下拉漂儿,有的鱼缓慢拖漂儿,还有的鱼“拉黑漂儿”(即突然快速将漂拉走)。

钓底时的反应

小鱼的嘴较小,钓饵过大吞不进去,只能啃啄,以致浮漂沉浮的幅度很小,而且这种动作持续时间也较长。如果在此过程中,浮漂突然不动了,这时会有两种可能,其中一种可能是钓饵已被小鱼啃光。第二种可能是大鱼来到窝子水域。

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一般常说的“大鱼没来小鱼闹,小鱼不闹大鱼到”就是这种情况。大鱼的嘴比较大,钓饵易被吞入,浮漂沉浮的幅度也大。如此当漂儿突然不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浮漂的反应要随时准备提竿,勿失良机。

钓浮时的反应

在钓深浮时,鱼的食饵动作和浮漂的反应状态与钓底基本相同。钓中浮和钓线浮,鱼儿一般都是先尝试后吞饵,拉漂儿。有时垂钓过程中会产生这种现象:甩竿后,钓饵尚未沉到预定深度浮漂即开始上浮,直至平漂在水面上,这种情况是由于白条鱼或撅嘴鲢子劫食所致。 这几种鱼游速奇快,反应灵敏,当钓饵尚未到预定深度时,它们即快速游来劫食上浮。

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调漂儿的方法和误区

标尖目数的多少根据浮标浮力大小的不同而不同,目数不同表达出来的残余浮力也不同。众所周知的“调4钓2”已然不够用了,无论你用一支什么类型的浮标,必须调整出浮标最灵敏的状态并表达稳定的鱼讯信号。通常是在当天钓鱼的水域,将鱼饵拌好开始调标。

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方法一,是空钩半水不到底。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

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这时浮标往下沉没,之后修剪铅皮,重新在另一钩上挂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呈水平状露出水面为止。

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方法二,是两饵轻触底。调标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通常浮标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适合使用的鱼饵调目。

钓鱼经验丨看漂技巧和调漂的误区

这种调标法保证了鱼饵到底,两粒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标的浮力不足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地调几目而造成浮标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

最新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