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台灣人喜歡把「和」字的發音讀「漢han」而不是「he」呢?

遙望星海蒼穹


這個發音來自於北京土話

今天的臺灣應該是中國南方地區普通話普及最好的省份。雖然“臺式國語”在一些發音和語調上與大陸的普通話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交流起來是完全的零障礙。

特別是跟香港對比,你就會發現臺灣人的國語講的有多好了,香港人的國語講的真心聽不懂。

臺灣人國語之所以說的不錯,還是要拜國民黨的統治所賜。在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就成了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負責在臺灣地區普及國語教育,加強國族認同感。

而當時的國語與現在的普通話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以北京話為基礎。而負責國語發音教學的“總教頭”就是北京人齊鐵根先生。

由於在北京是土生土長,齊先生的發音就摻雜有許多北京土話,當然這些土話從他嘴裡說出來那就成了標準的國語了。

在當時,“和”這個字在北京的土話中就是念“han”,比如:

我han你一起吃飯。

永han九年,歲在癸丑。

永han豆漿。

齊老先生在教學中也是把“和”唸作“han”,由此以後這個發音就在臺灣地區普及了。

除此以外,還有懸崖的“崖”字,臺灣國語唸作“ai”,也是與大陸不同。

還有角色的“角”字,大陸在這個詞兒中念“jue”,而臺灣人依舊是念“jiao”。

不過即便如此,臺灣國語與大陸普通話的之間的差距依舊不算大,大家更關注的還是臺式國語那種獨特的“溫柔腔調”。


千佛山車神


常常看臺灣影視劇的觀眾一定發現,臺灣和大陸有很多“字同音不同”的發音,例如“我和你”的“和”字在大陸讀成hé,臺灣則讀hàn;“液體”,大陸讀yètǐ,臺灣讀yìtǐ;“包括”, 大陸讀bāokuò,臺灣讀bāoɡuā;“攜帶”,大陸讀xiédài,臺灣讀xídài等等。

一些人以為臺灣這些“另類”的讀音跟閩南方言有關,但其實仔細查閱臺灣出版的國語字典即可發現,讀音就是那樣標註的。甚至一些臺灣人說,在學校讀國文時,老師強調這些都是正確的讀音,從前在大陸的那些讀法則是錯的,外省學生回到家還會糾正他們父母的發音。

回顧1945年10月臺灣光復,1946年4月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成立,後來編訂了《國音標準彙編》,作為推行標準國語的根據。 1946年5月起,由“老北京”齊鐵根先生每日在清晨7時,在電臺擔任“國語讀音示範”,播講民眾國語會話、國語讀本、國民學校國語、各種課本,匡正語音。當時的學校教師現聽現學現教,這位齊鐵根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師級人物。

把“和”念成“hàn”的原因,就跟齊鐵根先生有關。當時齊鐵根先生按照北京土話把“和”念成“hàn”。從此,那麼多的臺灣人,都把“和”念成“hàn”。據悉民國時期的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專門在書中講過〝和〞字的讀音,那時候在北京話裡,〝和〞並不是發〝hé〞的音,而是讀成〝hàn〞或〝hài〞。此外,在1999年出版的彌松頤著《京味兒夜話》、1996年徐世榮先生的《北京土語辭典》等也收錄了〝和〞字的〝hàn〞這一讀音。


*歡迎關注頭條號、悟空問答號:臺灣自由行。如果有任何關於去臺灣旅遊、自由行的問題,請在 悟空問答 提問,並指名邀請 臺灣自由行 來回答!我們一定盡力給您最周全的答案!


臺灣自由行


有關臺灣國語和大陸普通話的發音差別的討論早已是司空見慣了見怪不怪了。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都想爭出個正統出來,但實際上雙方是各有千秋。說實話就是兩方在一些讀音其實都有不嚴謹的地方。為什麼呢?

有三個原因,一在民國時期在制定國語方案時的不嚴謹所造成的字音不統一。

二,明清時期存在著大量的“文白混讀”現象,由於明代遷都,南京官話開始和舊北平話融合成如今的北京官話。因而造成明清時代的官話呈現出一種南北交融的現象。既有南京話(文讀音)又有北平話(白讀音)

三,制定標準語方案過分的遷就民眾習以為常白讀音甚至會把民眾的“不規範的字音”給遷就進去。畢竟明清時期的北京民系是由南北二京的民系組成的,口音雜北雜南。所以百姓這樣的“白讀音”進去了,那自然是不規範了。

例如“白”的讀音,南京話讀“bo” 北京話讀“bai” 所有帶白旁的字理應要麼都讀“bo”要麼都讀“bai”可國語裡卻又有白又有伯 。

下面我來分析兩岸的爭議較多的 主角 的發音,究竟是jue?還是jiao對?

角在說文解字中所給出標準是古嶽切 取古的聲母 嶽的韻母,按照現在的讀音就是 gue 這麼看來 jue 勝利!

那麼jiao的發音是哪裡來的?下面列舉其他方言嶽的發音,粵 ngok 閩ngak 吳 ngoh

韻母分別是 o和 a 這麼看來 jiao勝利

ps. 現在在一些西南東北湖北等方言當中還能聽到一些人把 覺 角這兩個字發成 jio的。

綜上所述:jiao 和 jue 其實都是對的!舉例一些同音的字我們也能發現,比如 覺、爵、角、等。它們都有jiao 和 jue兩個音,注,嚼 形聲 發爵音。為什麼會產生分歧?這是由於融合了不同方言的人群所產生的不南不北的雜合體。諸如此類的還有 綠 祿 本讀錄 卻有不同音。

臺灣國語和普通話雖說有不同但都是一個模式,只不過在後期的審核中一個接納原來雜合子中的南派(jue)一個接納了北派中的(jiao)


非常感謝您能看完這全段。如覺靠譜請點👍


青巒繪雨


現在臺灣省的國語好多都是老北平音。譬如法(四聲)國,亞(二聲)洲等等。因為1945年臺灣省迴歸中國之後,省內可以聽到北平的廣播電臺,很多人就跟著學了由清朝官話延續下來的北平音了。


劉覧喆學


小時候最煩電視臺播放臺灣電視劇啦,無論男女,說話都很發嗲,作為北方人,聽臺灣腔,真是怪怪的,當然,有的男生是喜歡像臺灣女生說話的那種聲音的,很甜美,也很誘人。



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臺灣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把“和”字,發音為“漢”(四聲),比如甲和乙出去玩,一定會說成甲“漢”乙出去玩,就連臺灣的新聞節目,還有那個大師李敖,說話都是這個腔調的,都是把“和”字發音為“漢”。



這真是很令人不解,那時候年齡小,同學也有不少看了電視劇競相模範臺灣腔的。

慢慢長大之後,接觸知識多了,才知道為什麼臺灣的“和”,要讀成“漢”。

其實,這裡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問題,有的臺灣人就說了,我們讀“漢”這個音,那也是從大陸帶過來的。究竟是為什麼那?話說民國時期的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在《語言問題》中,就專門提到過“和”字的發音。說這個“和”字,其實是還有兩種讀法的,一個音是“漢”,一個音讀“害”(四聲)



據說這個老北京人,就有把“和”讀作“漢”的,在50年代的時候,陸志韋先生在寫《北京話單音詞彙》的時候,請來了一位老北京人,這個老北京,說話的時候,就是把“和”讀作“漢”的在《漢語方言概要》中說到,這個並列連詞“和”,在北京口語中就讀“漢”。《北京土語詞典中》,也同樣說“和”字有“漢”的發音。

所以說,臺灣人把“和”讀作“漢”,確實是因為與大陸有很大淵源,這個“漢”音,也並不是臺灣人把“和”字方言化,或者是發嗲化的結果。說白了,這個“漢”的發音,就是從北京胡同裡面傳出去的,而如今我們推廣普通話,所以大陸沒有再讀“漢”的音了,而臺灣同胞,卻一直沿用這個“漢”的發音。


雜七雜八的事


當有二種讀音時,一旦傳媒固定化,便會形成定勢而不改了,如四十年前熊貓又可念貓熊,但之後熊貓因其國際化而被傳媒常提到,便常以熊貓出現,所以貓熊就被廢棄不用了,其實貓熊更科學化,因其本質為熊,像貓,故貓樣的熊更確。這與臺灣就分讀了。


元狀


很久以前覺得臺灣腔普通話好時髦……經過這麼多年時間越來越不以為然,有時候反而覺得男人講話帶臺灣腔好娘-正所謂時髦的東西只是一時,真正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才是永恆的魅力吧……類似的是廣普-以前聽廣東人講普通話甚是有趣,聽得多了偶爾會嘲笑廣東朋友舌頭沒長好,當然是玩笑話,但總的來說還是標準的普通話最舒服...


徐鐵人


應該是發音各自標準不同而已,過去國語以江南口音為主調,現在普通話以承德話為基準。普通話更傾向於東北口音,捲舌多。國語基本沒啥捲舌音,適合南方人說


bennyluk


古代北方漢語方言,合hap,陽入對轉之後,合讀ham,元代以後m尾併入n尾,讀han

類似的形聲字有

針tɕiɘm、十ʑiɘp

廣kuɑŋ、擴khuɑk

妲tɑt、旦tɑ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