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賴,哪裡跑!

從6月來,p2p好像就成了敏感詞,甚至有人談P2P就色變。

可見這場持續性的雷潮,殺傷力有多大。

記得有朋友跟我說,她認識的一個阿姨,五十多歲了,把給兒子攢的買房錢都投在了p2p裡。

一下子雷了,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更心塞的是,一些借款人樂於當老賴,甚至假扮投資人,在投資人群裡攪混水,惡意詆譭,想搞垮平臺。

等平臺垮了,他們就能把不屬於自己的錢吞進去了。講真,這樣的饅頭難道不噎麼?

之前就有朋友在後臺問我,借款平臺雷了,還要不要還錢?

這樣的人已經算很有良知了,但有一小撮人,不還錢還理直氣壯:我憑本事借的錢,不怕!

甚至有人還在吃後悔藥,“早知道我當初多借點”。

毫無疑問,這樣的人就是在違法的邊緣試探,也在大膽的做老賴。

什麼是老賴?欠錢不還就是老賴,明明有償債能力,但就是基於不明緣由拘捕還錢。

總之呢,就是以“借錢的時候是孫子,要錢的時候是大爺”為標榜的一群人。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像出借人與借款人之間的借貸行為,是受到我國合同法保護的。

最近,各地的金融辦都陸續下發了《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

老赖,哪里跑!

並且有明確的填報表單。

老赖,哪里跑!

無疑,這對老賴來說是個殺手鐧了,那些惡意欠款的人怕是要顫抖了。

以前,借款人在平臺借錢不還最多會被平臺催收,大不了就限制他後續借款,但對已經借出去的錢,很難回收。

但這份文件說了,要當老賴,信息要被上報到“官方徵信中心”,並且要抄送給人民銀行徵信局、徵信中心、百行徵信。

這幾家是我國有權威性的徵信管理的部門,震懾威力還是蠻大的。

一旦上了徵信,就可能不能買房、不能買車、不能坐飛機、不能坐高鐵、不能去高檔場所消費、小孩不能上私立學校、不能旅遊度假等等。

生活完全是全方位受影響的。

此前河北、福建、山東的多個城市相繼出手打擊老賴,像德州連買票、入場的屏幕都不放過!

這種做法就是要讓老賴們身敗名裂,四處碰壁的生活,即使有錢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金錢面前,人性才會充分暴露。比如老賴,趁著行業不穩定,各種攻擊。

但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這次打擊逃廢債,也是在說明信用才是最大的財富。

對那些真實做業務的平臺,打擊逃廢債無疑是個好消息了。

之前因為市場恐慌情緒,導致一些真實做業務的平臺面臨了很大壓力,資金持續流出,即使是頭部平臺也很難頂住壓力啊。

但現在,只要業務真實,有資金進來,正常回款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對於投資人來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利益不再受老賴們的侵犯。

以後,隨著信用體系的完善,借錢不還的人也會一步步受到嚴懲的。

雖然文件不是萬能的,但也是一波行業正能量,陰天裡能看見點光,不也是種希望麼。

最後想說,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