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光效果時,西方哪些畫家喜歡畫家庭式或農村生活場面?

楊曉東藏王


《大師幾幅農村畫,方知歐洲農民苦》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風起雲湧時,在人文主義光輝旗幟下,不光有形形色色的神話故事的繪畫,也不只是光有贊掦人體美的維那斯,或者是歌頌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的作品,還有許多反映農村家庭生活的題材,許多大師用神聖的畫筆,展現辛苦多艱的三百年前農民,展現五彩繽紛的市俗鄉景和家庭生活。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路易.勒南,他在1646年就把同情的眼睛,投向了窮苦生活的農民,由其是他那幅《農民的晚歺》見圖6,這和法國田園畫大師米勒的《收穫者的午歺》一樣,都在寫一天勞累過度的農民:一個衣服襤褸的農民光著腳,他無錢痛飲一醉解千愁,只能羨慕的看看別人喝酒,畫家用柔和的光線畫在三個農民臉上,彷彿夕陽的餘暉,那是艱難時世,那時貧苦的農民,只有在溫飽後休息休息,或得片刻的安詳,這是一個沒有托拉機時代,一個落後農業生產力的最後的輓歌。

在法國農村生活二十年的奧古斯丁,萊爾米特,這個農村題材的大師,他畫了《收割者領工資》見圖1,描繪了工作了一天的農民,完成了多少畝的收割定額,到僱主手中領取勞動的報酬,畫面的光影效果突出在牆上,突出在那個拿著長木把鐮刀的農民臉上,他麻木毫無表情的一邊喘口氣,一邊慢慢等待,那時農業落後農民苦不堪言,這讓我想起解放前的中國農民,看那把巨鐮,想起歐洲農民可以站著掄鐮收割,比起我們先農前輩貓腰彎背,用小木把鐮刀割麥了,他們的效率一定很高,看油畫《收割者領工資》,看布格羅,庫爾貝,高更等大師的農民系列油畫,讓我們瞭解三百多年前的歐洲,瞭解了工業革命之前的農民生活景象。

圖1、法國奧古斯丁.萊爾米特,《收割者領工資》

圖2、布格羅《背糧袋的農婦》

圖4、高更《普西堤農婦》

圖6、勒南《農民的晚歺》

圖7、米勒《種土豆的農民》

圖9、庫爾貝《篩麥婦》

圖7.8、意大利畫家《田園家庭系列》











長江39563631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第一個想到了畫家米勒。米勒是19世紀巴比松畫派的代表畫家,他也是以描繪農村生活題材而出名的畫家。



而巴比松畫派的特點,是嘗試在自然光線下作畫。這一特點也在米勒的畫中有很多體現。比如說他的作品《晚鐘》描繪了黃昏之下,一對農民夫婦祈禱的場景。



畫家利用落日的光線襯托出主體人物剪影般的形象,使畫面體現出一種肅穆和莊重的感覺。除此之外,還有他的作品《沐浴的放鵝少女》《牧羊女》《拾穗者》等一系列農村生活題材作品。米勒的作品對於梵高等印象派畫家有深遠影響。



除了米勒,還有一位畫家可能你並不熟悉。他就是巴斯蒂昂-勒帕熱,他也是19世紀的一位法國畫家。勒帕熱的作品深受庫爾貝、米勒等現實主義畫家的影響。主張"為平民而藝術"。



勒帕熱的繪畫也是以表現農村生活題材為主的,並且它吸收了印象派畫家對於光色的表現。被稱為米勒以後,唯一能真實生動地再現法國農村生活的畫家。



勒帕熱的代表作有《草垛》、《收割的農婦》《春之歌》等。只可惜在他事業最輝煌的時候,在普法戰爭中陣亡了,36歲英年早逝。

想了解更多藝術知識,請關注辰曉愛畫畫


辰曉愛畫畫


西方油畫誕生之初,其反映的主題主要是宗教題材和神話題材,是建立在人體美學基礎上的一種寫實性的想象表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絕對性的主題導向下的西方油畫作品,大多與世俗生活場景風馬牛不相及,畢竟,當時的油畫作品主要是用於教堂裝飾和貴族訂製。

但即使在這個時期,也有極少數畫家在致力於上述兩個題材之外,留下了描繪描述農村生活場景的作品。比如喬爾喬內(一說提香)的作品《田園合奏》算是反映農村題材的鼻祖了吧。再後來,勒南兄弟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農民的生活,比如代表性的《農民的晚餐》等。這段時間反映農村以及農民題材的作品相對數量較少,而且在畫面構圖以及光與影的表現上依然沒有擺脫文藝復興時期的巢窠,仍然可以在其中看到宗教題材畫作那種慣常的凝重、厚實的感覺,但對油畫而言,算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勒南兄弟筆下的農民形象被認為具有紀念碑的意義。

《田園合奏》

《農民的晚餐》

此後,隨著自然主義的興起,西方油畫的繪畫題材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特別是在19世紀中後期和20世紀初,一大群致力於表達農村和農民題材的畫家的集體湧現,帶來了這種題材的方興未艾,從而真正使這類題材在西方油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時期的這類作品,在構圖上更真實地反映了農民日常勞作的真實的苦難以及農村生活的那種靜謐自然的氛圍,在光與影的運用上也更客觀地反映出農村戶外生活的真實場景,這種景象由於更接近現實而具有極大的震撼力,細緻入微地再現了前工業文明時期的農村世俗生活圖景。在這類畫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畫家米勒(1814-1875),他的作品如《播種者》《拾穗者》《晚鐘》《扶鋤的男子》等基本都是這類題材。此外,法國巴比松畫派裘利恩·杜普荷(1851-1910)作品中的鄉村農事情景、法國自然主義畫家雷荷密特(1844-1925)作品中的濃郁真實的田園氣息都讓人難以忘懷。還有英國印象派畫家

亨利約翰耶德金(1855-1924)作品中的甜美的農村景象、英國畫家海倫·阿林厄姆(1848-1926)描寫的村野之美都讓人印象深刻。

《拾穗者》

《扶鋤的男子》

裘利恩·杜普荷作品

雷荷密特作品

亨利約翰耶德金作品

海倫·阿林厄姆作品

此後,西方這樣的代表性的畫家還很多,而有些大畫家儘管不是專攻這一題材,但也留下了不少這方面的精品力作,比如梵高、高更、布格羅等等,就不一一贅述了。


吃素的穿山甲


謝題注!

恭一繪畫造型學院回答如下

在追求光效果時,西方有許多畫家喜歡畫家庭式或農村生活場面的,現舉幾個有代表的例子。

米勒

米勒,是從盧浮宮大師作品中看出原理,心領神會,運用到自己的畫中,成為一代造型大師,真正的聰明人都是這樣學習的。他基本上按照傳統造型原理畫畫,很形而上。他的過人之處在於讀懂大師。


此幅《嫁接樹木的農夫》也是巴黎盧浮宮珍藏的作品,看看這美麗的光!


樹條抽枝,雁雀飛起,一派旖旎晨光。


辛苦一天的農民,種菜種得疲憊不堪,坐下來喘息未定。


閃爍的油燈下,女人縫補衣裳,提籃裡的小嬰兒,正酣暢入睡。


《餵食》百看不厭。米勒的光,把控得如此高超!


《倒水入甕的女人》


《攪牛奶》近一米長的素描!


梵高

人們都認為梵高畫畫是自學的,是野路子。但看梵高的畫又覺得他很懂造型,為什麼?他知道原理,是用少數規則畫畫的人,往往越是如此表達力越強,學得快,畫的好。梵高的色彩規律運用也很直接簡化,幾個規律即可,筆法運用更是直接。

拉武旅館(Ravoux),梵高生命中最後70天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1887走在花園裡的婦女 私人收藏


1888正開花的果樹園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1888 夜晚露天咖啡座 荷蘭國立渥特羅庫勒穆勒美術館


1888羅納河上的星夜,收藏於奧塞美術館


1888夕陽下的播種者 荷蘭國立渥特羅庫勒穆勒美術館


1888夜間咖啡館 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1889星夜


1889晨光照耀原野 (以牆為界的田野) 私人收藏


1889 麥田裡的收割者 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館


1889日出時春天的麥田 荷蘭國立渥特羅庫勒穆勒美術館


1889有房舍和農夫的景色 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馬蒂斯

馬蒂斯的畫更具有學理性,比如他從塞尚那裡得到啟示,繪畫形式可以作為表達的內容,所以他拋棄了對象化的內容,而把形式作為表達的核心。色塊是對傳統形體及色彩關係的抽象,線條是對對象剪影化的抽象。尤其色彩上他也用光學原理佈置,但不是印象派的空間環境色彩而是抽象塊面色彩。從脈絡上講他對後來的表現性繪畫風格有啟示性影響。


生活的快樂


紅色的餐桌


開著的窗戶


舞蹈


音樂


戴帽子的婦人


金魚


鋼琴課


藍衣少女


勃納爾

納比派代表畫家。以色彩而聞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色彩畫家之一。然而,他最大的藝術特色在於他不簡單地描摹自然,善於通過對空間、光線、色彩、構圖等繪畫元素的探究,對描繪對象做主觀處理,故而他的畫達到了一種隨心所欲的藝術境界。











恭一繪畫造型學院


西方藝術可以聞名世界最主要的原因是藝術生態和諧,

藝術生態也和生物生態圈一樣講究生物間的和諧,如果西方藝術家全部都是創作人體藝術的話,人們的審美早就疲勞了,西方藝術又將進入一個暗淡空窗期,就如歐洲文藝復興前期一樣;慶幸的是,西方有像米勒、梵高那種以自然界、農村生活為題材創作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才是真正的來源於生活,
很多人口口聲聲信誓旦旦的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卻拼命的創作人體藝術,試想一下“生活中有人體藝術嗎?”生活中只有勞動,也是人們的勞動創造了世界;“人體藝術”只有在娛樂場所才有。

藝術創作中的光影明暗效果通常都是在人體藝術中運用,為了達到形象飽滿神韻的效果;而大自然農村生活場景的題材也在追求光的效果,最大的意義就是作品呈現出一種全新的美,寓意著“希望之光”,這是當時整個西方人們最渴望的迫切追求的。

藝術的美來源於生活,生活體現了藝術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