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一、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银币,

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铸行的银币。该币重量类库平七钱二分,成色为85%。是废两改元后铸造的第二版正式行用币。

此币的正面字样为上环边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中间为孙中山侧面像,其背面铸帆船图案,左右“壹圆”字样。银币背面镌刻双桅帆船放洋图,船两侧楷书“壹元”各一字,故因背帆船,而又简称孙像船洋,或船洋。该币成色佳分量足,进入流通领域后即为民众所接受,并与二十三年船洋一起逐步取代了袁大头银元的流通地位。其银币标称直径39毫米,重约26.63克。

由于民国二十二孙像船洋为流用币,其时铸量较大,距今时间不远,因此遗存有量,其收藏价值仅高于普通袁大头,故在一定程度上说,其乃为民国银币中较普通的收藏品种。

然而,正如不少币种一样,谱中也可出珍。就民国二十二年孙像船洋而言,银币虽普,而其铜样则珍。有很长时间未曾发展机制币了,故今日特将愚帐中早年所藏银币铜样中的这枚极为难得的民国二十二年孙像船洋银币铜样择出,发于博客展赏,以飨藏好。

看其体,观铸识体。其直径为40毫米,重约26.25克。其铸制规整,字廓清晰,图案纹像高凸,像貌图案比例协调,自然而有度,币面地章平整,边齿深而匀称规矩。诸般铸相特征,与其银币一样,乃官局同模之出,开门铸相。

观其字,品文识书。本品正面上环“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字样,字体楷书,笔划清晰而颇见力道,字形排列规矩,背“壹圆”字样分列左右,书意亦如前者。稍加辨识,即可知其书意与银币完全一样。故而,以书相识别,无门不开矣。

鉴其色,辩锈识浆。不难看出,本品乃红铜材质,此为银币铜样之必须材质(因红铜质软,便于冲压成形之故)。复察其质色,熟旧之铜色十分鲜明,可见其包浆老道而滋润,深浅相间,分布极为自然。其表明磕碰痕迹缕缕,自然而然,亦证其年有加。一言以蔽之,以本品之包浆言之,实乃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门难以不开矣。

几番鉴赏,本铜样诸般特征,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之品矣。正如愚在已经早发的其它银币铜样上之所言,这种银币铜样,乃磨合钢模试机之得,故,其边齿两边可见并未轮边倒角,故其直径略大于正式行用银币1毫米,而其厚度亦略厚于成品银币,因此,其重量反倒接近成品银币。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可参见愚早前若干篇银币铜样博文,此不赘述了。

以愚之眼界耳闻所及,本“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孙像帆船壹圆”银币铜样,尚无见有公开展示,虽不敢言孤,然似为仅见。尽管此二十二年孙像船洋为民国银币的较普通品种,然因其铜样极罕难得,故可以毫不夸张地言之,其甚为珍贵,愚能辗转从民国早期藏家手上得之,可谓幸运矣!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二、中华民国元年四川军政府造五十文苏维埃戳记铜元

今日所展赏的,是四枚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戳记铜元。铜元本身为“中华民国元年四川军政府造中心汉字当制钱五十文”,其遗存较为丰厚,属于四川铜元中的较常见品种之一。

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该铜元曾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被川陕苏区、湘鄂西苏区,以代表苏维埃政权的“五星镰刀锤子”徽标为钢印,加盖戳记,而使之成为苏区政权的象征,并在辖区内流通的货币。

这一戳记,赋予了部分四川军政府铜圆以特殊的意义和历史文物价值,可谓一戳成珍。从至今遗存的情况来看,发现总量很少,主要遗存地为原川陕苏区(陕南汉中和四川东北部几个县),据载早在1983年,曾经在湖北省通城县锦山乡的一处窖藏铜元中发现过一枚(见后附文介绍)。

而这四枚苏维埃戳记四川军政府汉字铜元,乃本人早年于四川获得,十分不易。图展可见,四枚戳记铜元,包浆各有不同,然深厚纯真,自然天成之相彰显。品相上察之,其磨损皆较重。据此不难看出,其乃利用早前在四川广为流通使用的旧铜元,加上戳记而继续在苏区使用的特征。

从这四枚戳记铜元来看,其戳记全部打在铜元的背面,也就是有“汉”字这一面,愚见以为这可能也是一种有意的讲究。该钢印徽记为外圈五角星形,内凸起镰刀锤子图案。戳记较深,辨识也较容易,后面附特写图便于参阅。

苏维埃戳记铜元,正如其它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前期红军苏维埃政权时期的自制货币、代用币等一样,尽管距今历史不足百年,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至今遗存却已经非常稀少,致使其成为较为特殊而珍贵的收藏品种之一。

一言以蔽之,不管各人的意识形态如何,其作为一段特殊历史的物化证据,随着历史时间的延续,其研究和收藏价值必定还会不断提升。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三、中华民国三、八、十年袁世凯像嘉禾壹圆银币铜样

中华民国所铸袁世凯像背嘉禾壹圆银币,俗称“袁大头”,乃为在中国现代最广为人知的民国机制流用银币。故,其有关背景和基本特征便不需再赘述了。

中华民国中央铸币厂所铸袁大头银币,分别有中华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等四个基本版别,在此基础上,则另有若干局部不同的版式,此不复述。

正如之前在若干篇机制银币铜样博文中提到的一样,袁大头银币,在正式开铸银币前,同样有红铜试机这一过程,其试机结果称为试机样币。而红铜试机样币,非正铸品,与银质试样币,性质不同。多在冲压出来后销毁之,但是小有一些遗存下来,因其为不能流通的铜品,故其不会冲击流用银币的正常流通使用,然,其却是收藏的珍贵品种。不同的领域,价值完全不同,此乃机制非正材样币与正材样币之最大差异矣。

前不久有朋友问,是否有袁大头红铜试机样币藏(之前展赏过甘肃袁大头红铜样币一品),答曰,有藏,但是还不全。故,今日特将本人所藏的民国三年、八年和十年三枚袁大头红铜试机样币,遣之上博亮相。若干年来,尽管愚行者无疆,猎泉无数,然,竟一直未猎获“九年”袁大头银币之铜样,小有遗憾矣。

鉴赏此三枚袁大头铜样。可见,其红铜材质无疑,察三品之质色,虽然不足百年,然包浆已成,铜色更是呈典型熟旧之貌,浆色具自然天成之相,在特定光照角度下,还可见五彩包浆。一言以蔽之,此三枚袁大头银币红铜试机样币,盎然老相,诸般特质显示,皆与当代伪作具有天壤之别矣。

由三枚币身品相可感,其冲制力道尚可,人物、文字、嘉禾纹饰和圈边齿等皆清晰而凸起,已然基本接近正式银币冲制品质。因此,对这三枚铜样,百般审视,加之当初所获途径等踏实之点,这三枚红铜样币,乃为不虚。

余不多言,物在手中,图在眼前,尽管所谓袁大头之铜样市面上有之,然,孰是孰非,其实非常明白,诸君兴趣,可鉴可赏矣。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四、中华民国三十八年贵州壹圆竹枝银币》红铜样币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贵州省造甲秀楼竹枝壹圆银币,俗称“竹枝银币”、“竹枝银元”,国外称BAMBOODOLLOR。国内称“贵州竹枝银币”或“甲秀楼银币”。

该银币因其背面镌刻金竹三株图案而得名。此币乃贵州铸造,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铸造的最后一种银币,也是流通时间最短的银币(还有新疆49年银币)。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知发行的近千种银币中,“竹枝银币”是问世最晚、流通时间最短的,加之当初铸造量少,今已成民国银元收藏珍品之一。

贵州竹枝币,正面中央为贵阳市的甲秀楼图案,外圈上边缘铸“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下边缘铸“贵州省造”字样,均为楷书;左右端稍下侧分镌五瓣花图案。背面为金竹三株图案(因贵阳市在宋代即称“金竹府”,1942年建市时首任市长何辑五还以金竹为市徽),左右两边镌楷书“壹圆”二字。

今日所展,乃为贵州竹枝银币之铜样一品。该币文字图纹,皆与上述相符,所不同的仅在于其为红铜铸制,即试机铜质样币。铜样,在近代西式银币铸制过程中,是一道基本工序,为调试机器冲压力度,清除钢模毛刺棱角等,都是正式冲压银币之前所必须。

展目此竹枝币铜样,红铜材质,包浆冉冉,铜色已呈熟旧,火气全无。在特定的光照角度下,可见五彩包浆绽放,其浆其色,自然天成,年份彰显,其与近仿所谓铜样之人为做包浆具有本质的不同,实乃伪所难为矣。

而从冲压质量察之,本品乃为初试样品,何以?可见整体纹饰相对较浅,尤其是“贵”字只是冲出一个浅显的轮廓,“州”字半深半浅,局部浅显。部分内圈鼓钉纹有凸有平,边齿滚边亦较浅。所有这些特征,均呈现自然状态,而非做作。显而易见,这正是一枚有所谓“浅打”特征的,校正磨合钢模、调整冲力之初试铜样。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竹枝币,乃地方铸币厂产品,加之为民国最后时期,其政权风雨飘摇,人心涣散,诸多主客观原因造成了贵州竹枝币的钢模制作和冲压生产在民国银币中相对较为粗率,圆圈圆度不足,内外圈纹饰图案不精不深,这种相对质量低下的情况,是最重要的时代特征,而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新疆1949年壹圆银币的铸貌品质中得到有力旁证。

正如贵州竹枝币银币亦较珍稀一样,其铜样遗存更是凤毛麟角,检索亦或公展,均极难见到。因此,其得以遗存,并为愚收入帐中,乃为幸运,也是历史之又一证据,极有研究和收藏价值矣。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六、《民国卅八年(1949)新疆省造壹圆银币铜样》

新疆省造币厂铸民国卅八年背1949壹圆银币,是1949年4月, 中华民国新疆省政府为应付市面急需, 令省造币厂(迪化)所铸之币。

该银币标准直径39毫米,重26.4克,成色85%。正面上环“新疆省造币厂铸”七个汉字, 中间以双穗环抱“壹圆”两个实心(另有空心)汉字, 左右梅花边花, 下纪年“民国卅八年”,背珠圈, 圈内有阿拉伯数字纪值“1”和维文“元”, 圈外上环维吾尔文, 下公元纪年“1949”。根据《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所记述以及刊载,该银币有多种版别,分别在新疆和平解放前后,分两期铸造。关于该银币,这里不再复述,仅作此简单背景介绍。

今日所展赏的,乃上述银币之试机红铜样币。此枚样币,红铜质,较之内地币厂所铸其它铜样币颜色更红,更具新疆传统红铜货币特色。此币可见生成五彩包浆,因年代较近不十分明显。其正背面均为实心“壹圆”和“1元(维文)”版式。通过图片可见,正面深打,珠圈和麦穗圆凸鼓起,字口挺拔清晰。背面中心浅打,1和维文“元”字未能凸现,此乃典型试机过程中的阶段性样币,并非最终按照银币实际尺寸和厚度所冲出的标准铜样,有关问题在之前多篇铜样博文中已多有述及,此便不再反复赘述了。

因清末民国时期的银币铜样遗存稀薄,公开很难见到。有人在不了解银币铸造全过程的情况下,并且未见实物实貌的情况下,不信其真,此乃正常,亦可谅之。然,无法举证伪制,则轻率否定,则显得过于轻浮。事实上,这种铜样,我藏有数十枚,皆为民国藏家遗存之物。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很难公见展示,即使伪作亦难见有,这是因为不足百年的东西,加之铜样不是流通货币,所谓使用磨损痕迹基本不见,包浆反而难做,其上某些自然磕碰和不经意的种种痕迹,自然适度的五彩浆色,实在是伪所难为。

本人有见当代做精美伪银币,其确实做出了五彩包浆,然而太过艳丽,并不自然,反倒弄巧成拙,辨识非常容易,即为一证。同时,现今市面也确实可见少量品种的高仿银币铜样,但是,其制作精美,包浆看似厚实,然无自然变化,难上五彩,清一色而一眼可辨其仿,尤其是铜质,不是过红,就是过浅,诸如此类,仿就是仿,也无论仿有多高,仍然没有办法做到与真完全一样。一些人极度恐惧伪仿,导致心力被伪仿左右,尤其是在没有亲见真品实物的前提下,无法做出真假的比较判断,最后只能将真当假,也是时下某些人的一种典型心态和行为。

本枚铜样,尽可去反复检索,天下市场,百度谷歌,至今不见有实物公展,此便不需再多讲道理了。

总而言之,天下泉事,浩浩藏家,人所不同,谁敢断言尽知所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己之行,度人之为,说轻主观武断,说重则是不知天高地厚人众矣,此话可让我们共勉!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七、《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像帆船中圆》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背帆船中圆银币,乃国民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施行法币政策后,原拟停铸银币,然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扩大白银用途,增加中国货币准备金中的白银比重,放宽工艺用银限制,并在美国铸造新银币。民国二十五年国民政府同意在美国旧金山造币厂象征性铸造银币五百万元(有说为1000万枚),计有壹圆、中圆二种币值和帆船古布两类,但均未正式发行,故存世罕少,此币系其中之一。

本品历经近八十年,自然包浆俨然裹体,黑中泛红色包浆,并生成五彩浆色,彰显在自然空气状态下银质制品之必然包浆状态。其铸制精整,冲压均衡,压力适中,两面纹像清晰无损。进一步查看最容易露出仿铸币马脚的边齿(见下图),边齿齿距均匀排列,深浅适度,显示滚边自然而至齿距均衡之态,棱边经滚边机滚压过后呈自然倒角状态。本币标称含银量70%,其重量接近9克,尺寸符合资料所载。是故,本品乃为真正原始铸币无疑。翻阅有关书籍,记载本类中圆币厚型版式重量约9克,尺寸25毫米,而本币略大1毫米,重量略轻(厚度导致)。此是否有疑问?回答非也,试铸样币,批次有别,枚枚之间略有尺寸小别,乃属正常。关键是看币面品质、包浆和边齿是否规范,若然,则断非后仿。

此币近年在国内有所上拍,价格颇高。但是,所拍之几品有的仍有生疑之处,除了看不到其拍品边齿照以外,其中最大的疑点是两处,一是所谓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品,图照之白亮品相显示不出包浆来,我们知道,银在空气环境中,表面会自然产生氧化,根据时间长短和经常触摸部位不同,形成厚薄不一的包浆,极难经七八十年后,还整体亮白如新。这是其一,其二,此帆船币乃美国铸造,铸工精到。这种币没有最后发行流用,所少量遗存民间之品,通常不可能出现较重甚至稍重之磨损,这和龙洋与大头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亦是综合辨识需要特别考虑之要点。

据此,我们来看一处细节,即背帆船,其右边风帆之上,由上右向左下倾斜,共有五条清晰的缆绳(从小旗帜尖对着那条依次数下来,五根线条凸起清晰展现)。此为铸制的原始线条,亦是图案在美术构图上之必须要的。此币相关拍品照可轻松百度,即可获而鉴之,我在此不繁叙了。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八、 兔年蹦跳着离去,十二年后再见。龙年十二年后今天舞来。

龙年首日,当上博展赏一枚与龙有关的藏品。挑来拣去,一得有龙元素,二当难得一见,最后就来这枚铜的吧。有龙有凤,凤翔龙舞,更加吉庆有余。

那就开始吧,龙年第一赏!

看图识货。本品,乃为“中华民国十六年张作霖像背龙凤纹纪念币”铜质样币。

此币当代图谱有载,其正铸乃为金质和银质二材,拍品和网展均能见到。尽管其价值甚高,极少人拥有,然,非不可见。此币金银币稀而可见,然而,铜质币则寥寥至极罕,几大搜索引擎,狂搜猛索,奈何,不见公展。

是故,如此稀罕之物,定当仔细品鉴一番,方得心落。

看图可知,本币,作为铜质,可首先判定,其乃金银币铸前之铜质试样品。近代银币铜质试样品,我先前已经展示过几品,原因背景此可不必累述。需要品鉴

首先,本品铸制(冲压),极其规整规范,文字凸起清晰,人像服装和背龙凤纹皆冲压到位,清晰细腻有加,肉眼看去,可见张作霖像头部顶端之发丝,丝丝清晰;背龙凤纹之凤羽龙鳞,亦是层次分明,清晰凸显。其余人物服装等,诸般细节无瑕。

其次,察币外圈内齿,其中,一是外圈棱边规整,线条匀称,凹凸规则均匀;二是内齿全部凸起,颗颗清晰,间距均衡;再察边齿,均衡有加,棱边略有倒角,滚边机一次成型,正无邪。

再者,再详细比对其金银质币,无论文字还是图纹,皆完全一致,无丝毫差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作霖像之眼睛与牙口,神气乃正,与正铸金银币无二出入。

再进一步,可见本品,币身斑驳色彩,似有包浆,然又似不厚重,是否有疑?在这里,答曰,非也!本品出自水中,乃为水坑之品是也!其材质红铜,入水坑而形成这般独特浆色,斑驳处,水蚀略重之处,其表面已略显金黄色,此更真实的记载了其入水已有一定时日亦。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结合图照和实物诸般详察,一言以蔽之,本品除原始正铸机模冲压试样以外,无二结果!当然,在此也欢迎有质疑者,善言依据,可得尊重矣!

与本品一道出水坑的还有其它几品,待日后慢慢展来。本试样铜币,前述,确为十分罕见,其珍自不待言。虽材质普然太过罕见,是故,其收藏价值可与金银币并驾齐驱,尤其是研究价值更为突出。

民国八大样币每一枚都是精品价值极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