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埋针”躲避处罚,二胎妈妈被抓后没人照看孩子

都市快报

贵州男子孙某,因为长了张圆脸,绰号“包子”。他在富阳生活多年,没有正经工作,平时租住在银湖街道。

去年年底,“包子”因为涉嫌吸毒被富阳警方查处,在调查过程中,民警发现,“包子”不仅自己吸毒,还和其他吸毒人员联系频繁,很可能存在“以贩养吸”的行为。

从拘留所释放后,“包子”重新回到了住处。而富阳警方则围绕其社会关系网,展开了严密的布控和调查。

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围绕在“包子”身边的吸毒成员多达数十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发展成了“包子”的下家,和他一样以贩养吸。

据调查,“包子”曾吸食过海洛因和冰毒,前两年,因富阳警方的连续打击,一个又一个贩毒团伙被捣毁,富阳毒品急缺,原本只是为了自己吸食的他,发现了这条“发财”的路子,逐渐成了毒品“代购”,专门为富阳籍吸毒人员提供、贩售冰毒。

被抓前,他已经发展了七八个下线人员,并成了富阳毒圈里最活跃的冰毒“供应商”。

在“雷霆1号”行动期间,富阳警方全线收网,一举捣毁了该团伙,缴获了一定数量的毒品和大量吸毒工具,在富阳城区、银湖、新登等地抓获包括“包子”在内的近30名吸贩毒人员,其中9人因涉嫌贩毒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我是残疾人,你们不能抓我!”被抓当天,“包子”还试图“抗争”。

他走路确实一瘸一拐的,但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样。

民警在检查中发现,“包子”及另一名团伙成员的大腿里竟然有断了半截的缝衣针!而且,针似乎已经在体内留存了一段时间了。

经过讯问,“包子”最终承认,针是自己一年前扎进去的。这种手法他们叫“埋针”,目的就是为了躲避警方的羁押。因为根据相关规定,身体内有异物的人员,需取出异物才能羁押于看守所。

扎针痛不痛?当然痛,但“包子”觉得,只要能逃避惩罚,痛也是值得的。

实际上,他这种“自作聪明”的手段并没有用,在手术取出异物后,他还是要依法依规羁押到看守所,而且,故意躲避处罚的行为属加重情节,在量刑上,法院是要加重处罚的。

富阳女子小丽(化名)是此次被抓的吸毒人员之一。她是二胎妈妈,家中两个孩子,大的不到7岁,小的才9个月。

小丽最早是为了排解压力染上毒品的,没想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再也戒不掉了。

小丽被抓后,两个孩子没人照料,被暂时安置在了银湖派出所。

令人唏嘘的是,民警逐联系了她的家人,但小丽家人都不愿意将俩孩子接回家。今天是上学报道注册的日子,两个孩子依然留在派出所里,由民警代为照顾。

民警说,这次抓获的吸贩毒人员里,几乎每个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各种疾病。警方在此也提醒所有市民:吸毒害人害己,万万不可尝试。

体内“埋针”躲避处罚,二胎妈妈被抓后没人照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