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究竟爲誰而活?

誰也沒想到,北上廣深租房的話題再一次成為輿論焦點,“朝陽區群眾”瘋狂舉報黑中介,熱心網友怒懟二房東,租房血淚史引起一波回憶殺,並涉及到90後、夢想和生活壓力。房租暴漲,直線拉昇生活成本,但是生活還得“續租”,我們該如何安放大城市的一張床。大城市裡飆升的房租像一根實實在在戳在肉裡的刺,可以不喊疼,但也笑不出來。相比一線城市裡的被逼無奈,那些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他們究竟是為誰而活?

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究竟為誰而活?

“逃離北上廣”不再是一句空話,即使夢想在一線城市,也奈何不了房價,收入增長越來越落後房價漲幅,想靠自己買房,成了一件越來越遙不可及的事情,有些掏空了一輩子的積蓄,也不足以維持有尊嚴的生活,唯一能支撐理想生活的理由就是回到三四線城市。有品質的生活,不僅是力所能及的,還能時刻保持對未來的期待。拿著三四千的工資,在沒有激烈競爭的工作環境中找到對自己的要求,只有這樣才不會甘心屈服於現實的殘酷。三四線裡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算是得過且過,稍微努力掙扎一下,就能擺脫這樣的生活壓力。沒有生活在一線城市裡的生活壓力大,至少可以更早地達成心中的期盼。

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究竟為誰而活?

年輕的時候,大城市的一張床可能是你的夢想。可是,一過30歲就發現有個安居立命的地方是多麼重要,什麼大城小城,都是年輕人矯情的說辭。第一批90後抗過了離婚、禿頭、出家和生育,終於還是倒在了房租面前。也許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是屬於自己的,時光如白駒過隙,沒有第二回的機會。如果不能在一線裡找到安全感,就算勉強屈服於三四線,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偶爾還可以感慨這樣的溫柔鄉。

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究竟為誰而活?

雖說華屋萬間,夜臥不過五尺,縱有臥榻三千,只得一席安寢。選擇三四線小城市的一套房,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一萬一平的房子,雖然城市格局小,但是夢想還在,託福於互聯網的發展,生活不至於脫節。也許很多其他的東西沒有,但是有舍才有得,家庭、安穩的居住環境、健康的身體都有了,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不就是自在舒心,讓自己過上體面、有尊嚴的生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