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基地能有多坚固?8米厚顶盖4层防护 70多年仍然屹立不倒

1939年9月,德国的王牌潜艇艇长普里恩,指挥着他的U-47号成功突入英国皇家海军锚地斯卡帕湾,一举击沉了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当英国人还未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时,U-47号已经从容离去……

潜艇基地能有多坚固?8米厚顶盖4层防护 70多年仍然屹立不倒

确实,在开战最初的那几年,“狼群之父”邓尼茨所领导下的德国潜艇部队,的确表现出了强大的作战威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盟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然而,“成绩斐然”的狼群们却始终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潜艇一般需要经历漫长的航行,通过极度危险的北海或英吉利海峡,才能进入大西洋水域。这样一来,德国潜艇实际作战及待机的时间就非常短,而且还要随时应付盟国的反潜力量。尽管潜艇官兵们使出浑身解数,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潜艇相比于水面舰艇,还是要脆弱得多。

然而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随着挪威、低地国家以及法国的先后陷落,德国潜艇部队顿时获得了大量大西洋沿岸的基地,他们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将其利用了起来。 挪威的卑尔根、特隆赫姆,法国的布雷斯特、洛里昂、圣纳泽尔以及波尔多,在被占领后迅速成为了德国潜艇的基地。可正如硬币总有相反两面,这些新基地确实为潜艇的出航作战提供了一定的优势,但同时,它们也成了盟国空军们更容易攻击的“重点照顾对象”。

看来“汉斯”们这工程师的脑袋,到底还是更倾向于用技术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自1941年春起,德国人开始利用自一战起就积攒下来的构筑堡垒经验,并驱使大批的战俘和劳工,在挪威及法国沿海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潜艇洞库。同样的工程在德国的基尔、汉堡等几个重要海港也在同时展开。

潜艇基地能有多坚固?8米厚顶盖4层防护 70多年仍然屹立不倒

这些工程规模之浩大,仅洛里昂一处,就用掉了法国近四分之一的混凝土。洛里昂潜艇基地全长300米,宽130米,高度为18米,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其顶部则是由厚达8米,以加固混凝土、花岗岩、间隙和钢梁构成的四层防护。炸弹接触洞库顶部时,首先被架在顶盖上众多横梁所引爆,然后爆炸冲击波会被逐层释放掉,以此保证洞库顶盖不受伤害。这项技术与坦克车辆上的复合装甲有着异曲同工之秒,并且后来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可是在当时,如此厚的掩体顶部,盟军若是使用普通的航空炸弹实施攻击,则根本无法奏效。

除了洞库堡垒部署了大量防空、反潜设施外,洞库所在港口自身还有大量的大口径防空火力以供防卫。德国空军沿海岸布置的雷达站,也对盟国的空中突击提供了早期预警。从英国东、南部基地起飞的飞机不久就可以被德军发现,一般也会有比较充足的预警时间。 即便是低空突防的盟国战机侥幸突破了空中和地面的严密封锁,那也只能攻击到几艘暴露在水面正在进出船坞的潜艇而已,至于洞库内的则完全奈何不了。 在整个二战中,德国人建造的潜艇洞库在盟国的狂轰乱炸下几乎毫发未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堡垒防御的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潜艇基地能有多坚固?8米厚顶盖4层防护 70多年仍然屹立不倒

可以试想,假如洞库所在的周遍地区落入敌手,那这样的防御体系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尽管洞库可以凭借其超级坚固的特点进行抵抗,但是任何攻击者也都不是只会死磕的傻子。为避免重大伤亡,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像中世纪城堡攻防战那样,用“饥饿战术”来困死防守者。值得庆幸的是,在整个二战中,这样的惨剧从来没有发生在邓尼茨的潜艇堡垒上。盟军每遇到德军号称“固若金汤”的要塞时,多采取的也是迂回战术,既减少了正面交锋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也可以避免为一城一地而延误战机。毕竟,谁先攻下柏林,总比这些已无用处的堡垒更有意义。

人算不如天算,盟国反潜力量的不断强化,到底压垮了德国潜艇部队的脊梁,“狼群”最终也还是输在了海上。然而这些洞库基地却仍是德国潜艇官兵们最后的避风港。筋疲力尽的“海狼”们在幽深的洞穴中,舔噬着身体和心灵上的累累伤痕。一直等到他们的最后一次出航。

七十多年过去了,从这里出发的人们早已葬身海底,只有这些老旧而坚固的高大建筑,虽遭遇多年的海水侵袭,却至今仍然屹立在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