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北京紫禁城里的龙椅,是皇帝的宝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太和殿又被称为金銮宝殿,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典礼的地方。太和殿的龙椅是紫禁城里,最大最气派的。朝代更迭,太和殿的龙椅上,迎来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是谁小小年纪,就彰显出王者的气派呢?

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公元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顺治皇帝驾崩后的第二天。虚岁只有8岁的爱新觉罗 玄烨,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凌晨三点,隆重的仪式开始准备。皇帝的步辇、丹陛大乐、中和韶乐、卤薄仪仗依次排列。此刻,太和殿左右的大门都已打开。吉时已到,礼部尚书恭请玄烨,登上太和殿的宝座。宝座坐落在太和殿中央的须弥座式平台上。通高172.5厘米,对于大人来说,都很庞大,更别说小小的孩童。然而玄烨稳稳地坐在宝座上。神态平和淡然,颇具王者风范。

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宝座名为“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作为天子的龙椅,它名副其实。从上到下都装饰着龙纹,椅背上盘绕着十三条,活龙活现的金龙。后背及两侧立柱上,也对称雕刻着精美的金龙。宝座两旁有六根粗大的蟠龙金柱,每根金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金龙翘首面向宝座。宝座的正上方是贴金的盘龙藻井,藻井上盘卧一条巨龙,口衔光亮鉴人的宝珠,俯首下视。

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侍臣鸣鞭,广场上的官员,向新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其实,广场上的人,根本看不到殿内的皇帝。他们之间的垂直落差足足有十米。而皇帝坐在宝座上,视线被丹陛遮挡,也完全看不见广场上的大臣。气氛肃穆的登基大典,是紫禁城里最庄严的仪式之一。从这一天开始,清朝迎来了一位新的皇帝康熙。太和殿是举行登基大典的地方,朝代更迭,天子易位都浓缩在,太和殿恢宏的宝座之上。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直使用到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而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位的溥仪,面对宝座却是另外一番样子。

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1908年十一月初九,紫禁城太和殿,年仅三岁的溥仪被父亲载沣抱上皇帝宝座。登基大典正式开始,鼓乐齐鸣,响声大作,庄严肃穆。突然哇的一声,小皇帝开始啼哭不止。溥仪的父亲载沣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着溥仪,叫他不要乱动。溥仪却挣扎着哭喊:“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大汗,文武百官三叩九拜没完没了。溥仪的哭叫也越来越响,载沣怎么哄劝也不行。无可奈何,只好对小皇帝说:“别哭,快完了,快完了”。登基仪式勉强完成,殿下的大臣们却连连摇头。大家都觉得载沣一口一个“快完了”,实在是不吉利。

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三年后,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到此结束。太和殿内那把,金光灿灿的龙椅宝座,迎来送往了二十来位皇帝之后,也成为了一件历史文物。作为帝王集权的象征,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曾经受到了极高的崇拜。王公大臣站在宝座前,都要俯首帖耳,毕恭毕敬,甚至连头都不敢抬。然而清朝灭亡后,这把象征皇权的龙椅宝座却惨遭遗弃,险些被破坏。

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1915年,袁世凯篡位,开启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袁世凯的登基大典,仍然选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为了显示自己的王朝,有别于覆灭的清王朝。袁世凯命人将太和殿重新修葺一番。他看着这把气势恢宏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想着怎样才能与清朝皇帝,有所区别呢。后来,他让人把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撤掉,用最快的时间赶制了一把,具有西洋风格的高背大椅,放在了太和殿。然而,袁世凯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袁世凯还没来得及登上宝座就被推翻了。

同样小小年纪登上皇帝宝座,一位尽显王者风范,一位却成笑柄

太和殿里一直保留着,袁世凯制作的西洋宝座。直到1947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接管了紫禁城。关于是否更换袁世凯的这把座椅,专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专家认为应该尊重历史遗存,在太和殿内继续保留袁世凯这把座椅。但大部分专家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袁世凯最终没能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他的王朝最终也没建立,他的宝座不伦不类,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的金銮殿,应该恢复清代原貌。最终,统一了意见,换下了袁世凯西洋座椅,将髹金漆云龙纹宝座重新放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