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农业是立国之本,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就是如此,而今原有的农田逐渐被钢筋水泥建筑所替代,现存的农田也都发生了不同层次的污染。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一、洞庭湖农田水污染情况

1.位于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因海拔低被称为洞庭湖的“锅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十年九涝”的南县如今却屡屡遭遇缺水危机。在南县华阁镇,当地为了开采地下水源,打井打到了地下150米。1990年至2002年,洞庭湖湖体、出湖口断面各时段水质中,二至三类水质占比为37%,四、五类分别占53%和10%,没有出现过劣五类水质;而在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中,劣五类水质占比已达到5%,四、五类水质分别为49%和46%,二、三类水质断面已经消失。各种工业工厂的不合理排放使得水中镉等重金属超标,而养殖业的无序扩张也使得地下氮含量超标100多倍。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2.20177月31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向湖南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时指出,三年来洞庭湖水质下降,监测断面已无Ⅲ类水。“与2013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36.4%下降为0,出口断面总磷浓度升幅97.9%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规采砂问题突出,采砂作业不断蚕食侵占湿地洲滩,越冬雁类重要栖息地雁子洲已被挖除约4000亩。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2016年8月至9月,岳阳市灏东砂石公司非法侵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侵占保护区核心区160亩。由此洞庭湖后湖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的繁殖基地以及五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重要栖息地遭受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不仅是动物甚至对于人都已经到了没水喝的地步。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3.洞庭湖“新侵湖运动”猖獗:水质从三类变成劣五类黑臭水近年来,占湖泊湿地搞建设、办旅游、搞养殖等,导致一些水生态良好的湖泊水域萎缩。尤其是采砂,像血吸虫一样蚕食洞庭湖肌体,破坏了生态环境。如越冬雁类重要栖息地雁子洲已被挖除约4000亩,甚至连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也遭到了160亩的侵占。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的污染:沿海地区及长株潭地区产业转移,一些容易造成污染的产业,如陶瓷、建材、生物医药等企业纷纷来此,很多甚至没有污水处理设备。一些企业、园区换上与生态、环保相关的新名字,从事的还是高污染、低效益的制造。

二、治理: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洞庭湖水域水污染情况

1.综合最低生态水位法与生态空间最小需求法以及天然水位资料法专家建议将洞庭湖生态水位设置为吴淞基面25米(黄海高程23米),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相仿,湖面面积维持在1100km²左右以解决湖体对于农业生物繁殖等问题。

2.农业部在养殖业开展试点治理,积极探索养殖机制,力图将粪便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5%以上严格控制粪便排放。

3.针对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建议:颁布地方法律条文,源头上强制控制排放;推行户收集,施行区域联合治理;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和完善生活垃圾的基础建设;建立生活垃圾治理的激励机制。

4.洞庭湖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洞庭湖区造纸、纺织和化工等污染大户的行业治理,适度关停不分违规企业;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加强粪便等有机物肥的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采用新能源体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鼓励大众监督。

参考文献:

洞庭湖遭遇水危机 农田灌溉都成难题http://www.tianqi.com/news/104731.html

洞庭湖三年来污染严重 中央环保督查责令30日内完成整改方案http://www.cecol.com.cn/news/20170801/0816615801.html

洞庭湖“新侵湖运动”猖獗:水质从三类变成劣五类黑臭水

http://news.sina.com.cn/o/2017-08-15/doc-ifyixipt1913377.shtml

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湖水环境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庹瑞锐 中国知网

洞庭湖湿地重金属生态风险及对越冬水鸟的暴露研究 刘佳玉 中国知网

农业部在洞庭湖区开展养殖污染治理试点 刘敏文 中国知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