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秦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秦岭位于北纬32°—34°之间,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东西绵延400—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其范围包括岷山以北,陇南和陕南蜿蜒于洮河与渭河以南、汉江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以北的地区,东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阳一带山脉断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处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处为大别山,走向变为西北—东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带为丘陵,走向为东北-西南。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广义的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南方型,以北属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型。秦岭南北的农业生产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把秦岭看作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处,本篇文章讲述的是广义的秦岭。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秦岭山脉是在新生代发生强烈隆升而形成的, 但它在古生代-中生代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造山带演化过程。秦岭造山带的发展涉及到大洋板块俯冲、弧后盆地扩张、不同陆块/地体分离与拼合以及造山期后强烈陆内变形。晚中生代秦岭造山带大规模走滑变形、地体侧向挤出以及陆壳俯冲等地质过程最终奠定了秦岭造山带现今的平面几何形态和内部地质结构。秦岭造山带演化所形成的挤压构造地貌在晚白垩世-古新世阶段被完全夷平。 秦岭山脉新生代的隆升与地壳伸展作用相关, 而非挤压构造的结果。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秦岭山脉隆升与北侧渭河盆地沉降同时发生, 两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山-盆体系. 秦岭山脉的隆升速率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中期相对缓慢, 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基本停止。中新世中期秦岭山脉开始重新隆升, 并且在晚中新世-第四纪隆升速率明显增大。秦岭山脉的隆升主要受其北缘断层的控制. 当秦岭北缘断裂为正断层时, 它不仅导致上盘渭河盆地强烈断陷, 而且造成下盘的秦岭山脉发生翘倾抬升。 当秦岭北缘断裂为压扭性走滑断层时, 它所引发的挤压作用则使渭河盆地发生抬升和剥蚀, 秦岭山脉也停止了翘倾抬升。秦岭北缘断裂在10百万年左右演化为一个侧向连续的大型正断层, 从而导致秦岭山脉自晚中新世以来发生强烈快速隆升。

秦岭号称我国著名的气候分界线以及南北分界线。南北一条秦岭将其气候情况一分为二,可见秦岭与南北气候的差异有着莫大的联系。

慕建利等院士通过观察分析陕西特大暴雨过程来证明秦岭的作用。在他们的研究中,秦岭山脉使陕西降水的增减分布呈东北-西南向带状结构,并且从北至南降雨量差值分布呈“+”、“-”、“+”、“-”结构,即陕甘宁边界的长城沿线降水量增加,关中盆地、陕北南部降水量减少,秦岭山脉、汉江河谷降水量增加,大巴山东南坡降水量减少,秦岭背风面(陕北南部)降水量与秦岭地形高度呈反相关,秦岭迎风坡降水量与山脉高度变化关系不大。秦岭山脉的作用形成局地环流,对流降水就发生在局地环流的辐合区。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图二 流场差值对比

秦岭山脉南北气温的差异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在找寻其中的原因。齐瑛,傅抱璞,李兆元等学者认为硬气南北气候差异是由于由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秦岭 山脉对冷空 气阻挡的动力原因除与秦岭山脉本身的拔海高度较高有关外,还与它的地形形状有关,尤其是位于秦岭北部的渭河河谷,它抑制冷空气人侵谷内,进而阻挡冷空气翻越秦岭山脉。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的得出了结论:

当北方的冷空气人侵秦岭山区时,渭河河谷内的 降温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这是由于渭河河谷南坡上的下坡风抑制冷空气人侵谷内的缘故。阻挡冷空气入侵秦岭山南的原因,除秦岭北坡上形成的阻塞气流作用外,还与渭河河谷南坡上的下坡风抑制冷空气人侵谷内有关。秦岭南坡上的下坡风的下沉绝热增温抑制了人侵冷空气带来的降温作用,从而加剧了南北坡上的温差。

除此之外,徐传书,张耀存等学者根据RegCM3区域气候模式也分析了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并发现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可造成其南北两侧温差达 4 ℃以上 ,并且滞留冷空气达 12 h以上。

同时,发现冷空气入侵秦岭山区时 , 山脉南北两侧温差达 4 ℃以上 ,与观测到的秦岭山脉南麓和北麓气温差 4 ~ 5 ℃一致 。渭河河谷内海拔较低的地区降温幅度较小,山脉南坡冷空气入侵初期温度略有升高。

讲述了秦岭南北的差异,这样的情况形成了秦岭山脉如今的生物多样。秦岭山脉由于受地形、气候、土壤、动物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到植物区系的外貌和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很复杂的,依其区别, 兹分述如下:

(一)华北植物。秦岭山脉的北坡和东段,以夏绿阔叶林为主。而纯粹的针叶林只于太白山顶和光秃山以及若干山岭的脊梁上见有少量分布。山体基部为太白冷杉和秦岭冷杉,上部多太白红杉西部则多红杉其尚混交若干云杉林的松栋林,其中以油松为主次为华山松,南坡的马尾松只在西端低坡有少量分布而栋属则有15种之多以辽东栎、栓皮栎、橡树和麻栎等为主。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二)华北植物。由于秦岭南坡临近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理位置已进入亚热带气候边缘无论地形、土壤、年降水量和温湿度已逐渐不同于北坡,但由于全秦岭山脉仍表现为西北和华北的气候特征,故华中 的常绿植物分布,随着湖北西部的笔架山和武当山向西延伸,在秦岭南坡已远不及大巴山脉显著。

(三)青藏高原植物。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达4000-6000米,因此 构成山高天寒、气候湿润的环境,而在秦岭山脉内只有高山山巅才有这种自然环境,植物如芳香柏、绿绒蒿等 。

(四)西北荒漠植物。西北荒漠植物成分反映了干旱、寒冷的气候特点和风沙环境。由于荒漠环境离秦岭山脉较远,故其植物出现在秦岭较少,植物如黄麻属、锦鸡儿属等。

​秦岭让我们国土有南北之分

秦岭山脉作为我国的一条重要山脉,可以说对我国的生态有着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对南北温差还是生物多样等,对我国生态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故秦岭的生态应引起人类的重视,在其中生态学和生态恢复学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任.秦岭的由来[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7(04):412-420.

[2]https://www.cc362.com/content/G61wOj6d1O.html

[3]慕建利,李泽椿,李耀辉.高原东侧特大暴雨过程中秦岭山脉的作用[J].高原气象,2009,28(06):1282-1290.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A6%E5%B2%AD/1396?fr=aladdin&fromid=1960020&fromtitle=%E7%A7%A6%E5%B2%AD%E5%B1%B1%E8%84%89

[5]徐传书,张耀存.秦岭山区一次冷空气过程的数值模拟[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02):239-245.

[6]崔友文.秦岭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研究,1982(01):1-7.

[7]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03/08/10533595_709418771.shtml

发布人: 叶奕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