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安徽速度」:內陸省份何以跑在科創前沿?

8月24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動能專題新聞發佈會,聚焦安徽培育壯大新動能。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已由中科大主導研製成功,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幹線”合肥—上海段率先開通,“人造太陽”裝置創造世界,新紀錄液晶顯示全球最高世代線已經建成投產,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顯示觸控玻璃在蚌埠實現量產,繼上海之後合肥成為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安徽的區域創新能力連續五年居全國第一方陣、中部地區前列,已經形成由點到面、由中心到全局的省域創新網絡。

一個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排名並不靠前的內陸省份,何以能站在中國科技創新的前沿,科技創新“跑”得最快?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訪江淮大地尋找答案。

解码“安徽速度”:内陆省份何以跑在科创前沿?

圖說:EAST是國際首個、國內唯一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

享七成收益,安徽成科學家逐夢地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必須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現有安檢多為金屬檢測儀,那麼,陶瓷刀具、3D打印槍支、塑膠炸藥等新型作案工具如何檢測?人潮湧動的車站、大型活動的進場,安檢總是排成長隊,能否“秒過”?

這些世界性的難題,遇到中國電科38所研發出太赫茲人體安檢儀,都將輕鬆解決。

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不再需要停下來接受人工檢查,只需走過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通道,就能被探知身上是否攜帶了金屬、陶瓷、粉末、液體、膠體等各類違禁品,一秒就能搞定安檢,從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升通行效率。目前,作為一款擁有“火眼金睛”的安檢“神器”,太赫茲人體安檢儀目前已應用在重要的公共安全領域等多種場所,而機場、火車站、地鐵、體育場館等有大客流量安檢需要的場所,也即將出現它的身影。

正因為有著太赫茲人體安檢儀這樣的拳頭產品,一個獨具特色的新興產業——公共安全產業在安徽發展迅速,已聚集企業160戶,年產值200億元。

解码“安徽速度”:内陆省份何以跑在科创前沿?

圖說:太赫茲人體安檢儀

太赫茲人體安檢儀由中國電科38所太赫茲公司總經理武帥博士帶領的太赫茲團隊研發製造。

武帥畢業於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是安徽省首屆“百人計劃”引進人才。談及回國後選擇安徽的原因,武帥坦言,安徽為科研人員搭建了自由發揮的舞臺。科研人員提出創新項目,確定技術路線,安徽會盡全力給予最大支持,開發出的產品還能通過技術轉讓的形式,獲得一部分股權收益。

科技創新,最離不開的就是人才,因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夏輯介紹,安徽不斷增加知識的“含金量”,出臺規定《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實施意見》,將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人員享受成果轉化收益的比例調高到70%以上,並給予遞延納稅優惠,吸引諸多科研人員來皖創業,並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這臺安檢儀背後吸引人才的故事,也是這些年來,安徽科技創新招才引智的縮影。

鑫華坤公司團隊領軍人李效堃教授的“中國人體表難癒合創面發生新特徵與防治的創新理論與關鍵措施研究”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龍晟新材料的彭慧勝團隊獲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中央財政支持資金3800萬元;池州睿成微電子公司團隊領軍人劉軼被列入2016年度中組部千人計劃……

“政府投資入股、上市後股份獎勵;政府出資引導企業建實驗室、購買研發設備,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試點。”夏輯介紹,憑藉著優渥的政策和細緻的服務,目前安徽省共吸引115個海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各市共扶持了300多個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落戶安徽創新創業,引進各類高端人才近3000人。

大科學裝置集群態勢初顯,科研迸發新活力

——大平臺成就大事業,國際一流的實驗裝置,是科技攻關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

在留美博士後王俊峰的帶動下,8位在美的哈佛醫學院博士後於八年間相繼歸國,紮根合肥科學島,從事前沿科學研究,被譽為“哈佛八劍客”。

“當初回國的首選,肯定不是安徽合肥。”八劍客之一的劉青松說,畢竟8位博士後沒有一個是安徽人,也沒有一人在安徽生活、學習或工作過,大家落戶安徽除了優渥的政策之外,還因為科學島上的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裝置,為多學科的前沿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形成了吸引人才的強大磁場。

“當時科學島正在建設國際一流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其包含的核磁共振等實驗系統,是生命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王俊峰說。

據悉,在強磁場狀態下,人們能看到很多常態中看不到的現象,比如一種普通的材料可能就變成了新的導體,這也為科研新發現提供了基礎。

依託強磁場科學中心先進的科學裝置,幾年時間下來,研究團隊在膜蛋白結構生物學領域收穫了累累碩果,發表了多篇科學論文,其中有2篇發表在世界頂尖的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及其子刊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解码“安徽速度”:内陆省份何以跑在科创前沿?

圖說:2007年1月,國家正式批准“強磁場實驗裝置”建設。

走進科學島強磁場科學中心,6米高的穩態強磁場裝置正處在低溫狀態,二樓的控制室內,大屏幕顯示各項參數,在這裡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在科研人員的監控之下。

就在前不久,強磁場科學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於癌症激酶靶點的高通量細胞篩選庫。“藉助這一科技,今後,或許能實現像慢性病一樣對癌症進行精準治療。”劉青松說,目前,團隊一直致力於創新靶向藥物研發,希望能把癌症變成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並且通過吃藥來控制。

解码“安徽速度”:内陆省份何以跑在科创前沿?

圖說:合肥光源是1983年原國家計委批准建設的我國第一臺以真空紫外和軟X射線為主的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在距離科學島十餘公里處,有一個“飛碟”狀建築矗立在中科大西區,那就是“合肥光源”所在地——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2017年,“合肥光源”完成了脈衝星濾光膜部件的性能測試,並根據測試結果提出改進建議,收到航天五院五一三所專門發來的感謝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任陸亞林介紹,同步輻射裝置是國內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軟X射線為主的同步輻射光源,2015年完成新的升級改造,實現滿能量注入,已達到國際上低能光源的最高水平,在國家安全、能源、工程材料實時研究等諸多方面發揮著關鍵平臺支撐作用。

合肥是除北京之外、國內大科學裝置最密集的地區,強磁場、合肥光源與“人造太陽”是著名的三大科學裝置。大科學裝置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象徵,也是取得核心關鍵技術的基礎。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市場換不來、花錢買不來。

“人造太陽”即全超導託卡馬克,是國際首個、國內唯一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穩態物理最重要的前期實驗平臺。氫彈是人類最早製造的人造太陽,但聚變的過程不可控,它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摧毀一切,而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卻能控制這一過程。它可以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溫條件下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近期,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吳振偉課題組在EAST託卡馬克裝置上,利用自發的瞬態雜質爆發事件重點研究了4.6GHz低雜波對高Z金屬雜質聚芯抑制作用,並取得重要進展。

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介紹,目前,安徽正啟動建設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也已全面啟動,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合肥中心、離子醫學中心、大基因中心等加快建設,先進光源、大氣光學、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預研工作啟動開展,中科大先研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快發展。

“這些平臺並非只為單個學科服務,而是支撐基礎科學前沿研究和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臺,這些平臺的疊加效應,讓安徽的創新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羅平說。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戶合肥,讓江淮大地走上了全球科技競爭的最前沿,不僅將帶動安徽創新發展,也將參與全球科技合作,成為國際創新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再提速

——創新是安徽的鮮明底色,也是安徽的發展密鑰,新動能後勁可期

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亮相代表通道,展示人工智能技術。

劉慶峰介紹,在漢英翻譯方面,科大訊飛首次讓人工智能達到大學英語六級口語水平,兩年內可達到專業八級水平。在醫學領域,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已通過了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名列所有考生的前5%,在世界上首次使人工智能具備了成為全科醫師的潛質。在代表人工智能未來的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方面,科大訊飛已實現了用人工智能批改高考語文作文、四六級英語作文。

此前,2017年11月15日,首批四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公佈,除了傳統的BAT: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託阿里雲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託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託科大訊飛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也搶眼的成為其中一員。

安徽出臺的《中國(合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中國聲谷)的發展規劃(2018-2025年)》指出,到2020年,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互聯網產品用戶達到12億戶,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中國聲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長40%。

企業的大不僅體現在實力的強,更表現在帶動和引領上。據瞭解,為構建全新移動互聯網語音及交互生態,科大訊飛開放平臺全面向業界開放十多項核心能力,構建“大創客”帶動“小創客”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

“圍繞我們的語音和人工智能平臺的創業者有數十萬家。”劉慶峰介紹。

安徽多威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依託科大語音技術不斷成長的“小創客”。原本做傳統停車系統的多威爾將科大訊飛語音平臺的技術模塊融入產品的人性化播報,提高產品的交互性。

安徽省經信委副主任柯文斌介紹,“中國聲谷”已入駐包括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科大國盾、賽為智能等100餘家企業,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

隨著各類政策疊加的效應顯現,安徽省創新創業熱潮持續升溫,正經歷由傳統農業大省向科技大省的轉變,創新氛圍愈加濃厚,結構不斷優化的特徵更加明顯。

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夏輯介紹,目前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達4310家,成為全省經濟轉型發展的主力軍,全省擁有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24家、技術轉移服務機構48家,全省眾創空間總數達到218家,其中國家級24家,集聚了3萬多名創客入駐創新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