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子动到一半才谈治疗方案和价格!患者:还叫医院吗?

近期,一起医疗机构采取虚构病情、使用暴力和威胁让就诊者接受高价治疗的恶性案件,在深圳宝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刀子动到一半才谈治疗方案和价格!患者:还叫医院吗?

据悉,2016年底,来自福建莆田的陈某某、黄某某出资20万元盘下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的惠爱门诊部,并以许诺股权、保底工资3万元且有提成的薪资聘请龙某某为主治医生,开展妇科诊疗。

两股东、一医生、三护士的6人门诊部,为让就诊者进行更多消费,“开发”出四种病情:

一是在检查时将生理盐水、利多卡因注射到就诊者阴道壁中制造阴道囊肿假象;

二是使用棉花在就诊者宫颈口涂抹血液制造宫颈息肉假象;

三是在就诊者宫颈上涂抹黄色药膏,让就诊者接受阴道净化治疗;

四是在B超检查时虚构盆腔积液B超结果。

“病情”确诊后,门诊“医务人员”往往以“虚构病情”告知就诊者需要进行治疗,并提供较为便宜的百元普通治疗方式和数千元的高价微创治疗方式供就诊者选择。

多数就诊者选择普通治疗。“医务人员”便在治疗过程中故意不为病人进行麻醉,并用止血钳夹就诊者阴道壁,致其疼痛难忍。

然后,“医务人员”劝说就诊者选择高价微创治疗方式。

若就诊者要求停止治疗,“医务人员”则以“手术已经开始,无法停止”为由拒绝为就诊者缝合伤口,并使用威胁、哄骗等手段让就诊者选择高价微创治疗方式。

当就诊者表示无力承担微创治疗费用时,“医务人员”则以“可以先签欠条,以后再还钱”的方式引诱就诊者进行微创治疗。

就诊者往往因疼痛难忍且处境尴尬无奈接受高价治疗。

一些就诊者有陪同亲友,“医务人员”还让亲友看就诊者疼痛难忍、流血等状况,促使陪同亲友缴款。

刀子动到一半才谈治疗方案和价格!患者:还叫医院吗?

该案直至2017年10月,一位陈姓就诊者被逼无奈从门诊部2楼诊疗室跳下受伤,警方接警介入后才被揭开。

当日,陈女士在惠爱门诊进行诊疗,因经济拮据选择普通治疗,最终因疼痛难忍接受高价微创治疗。

后来,因陈女士无力支付诊疗费用,“医务人员”要求其向亲友借款支付,不让陈女士离开,最终导致陈女士跳楼逃出。

半月谈的记者在法庭上了解到,警方找到了包括陈女士在内共16位受害者。案发时间均在2017年,从3月3日至10月14日。受害人被骗金额从1368元到18903元不等,总金额约13.51万元。

开庭当天,有两名受害人来到庭审现场。她们告诉半月谈记者,虽然治疗过程让人痛苦且不满,但在警方找她们了解案情之前,完全没想过自己是掉入了“医务人员”设置的陷阱。

“我哪里想过‘医院’会这样,这种地方还能叫‘医院’吗?”受害人李女士说。

但也有受害人称“要报警”而吓住了这些“医务人员”。2017年9月9日,一位陈姓受害人前往惠爱门诊进行白带异常检查,被强迫接受6000余元的无痛囊肿切除手术。

术后被逼交款时,陪同陈女士就诊的亲友称要报警,惠爱门诊的“医务人员”为息事宁人仅收取陈女士2800元。

刀子动到一半才谈治疗方案和价格!患者:还叫医院吗?

然而,像惠爱门诊部一样的“宰客”医疗机构并非个案。

近年来,强监管虽已发力,但虚假广告、医疗诈骗并未得到根治,始终蠢蠢欲动,伺机作案,如今更发展为手术台上强迫治疗。

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就诊者往往无法辨别自身病情严重程度和诊疗方式妥当与否,而犯罪分子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利用信息不对称布下陷阱。

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罔顾治病救人职责、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走上“邪路”。

对此,深圳大学医学部王军认为,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畅通医疗维权渠道。

刀子动到一半才谈治疗方案和价格!患者:还叫医院吗?

品评网是中国首家实名消费体验分享平台,以公平、公正、民主的投票方式,让更多更好的品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且一旦收获高人气,该品牌就有可能成为众人心中的最佳品牌。更多品牌资讯关注品评网http://www.10pinping.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