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花絮:現場刻寫貝葉經,傳統手工藝集中展出


圖/瑾言 今年文博會齊聚雲南各地區少數民族,其中有些很是珍貴的“文物級”手工藝展出。傣族的貝葉經吸引了無數觀展群眾。貝葉經就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素有“佛教熊貓”之稱的貝葉經源於古印度。貝葉經多為佛教經典,還有一部分為古印度梵文文獻,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貝葉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用“齋雜”和“瓦都”兩種文字寫的,有的是用針刺的。傣族佛寺裡一般都專門設有藏經閣保存貝葉經。民間傳說,古代的貝葉經有8萬多部,西雙版納收集到3000多部,還有大量流散於民間。

貝葉經(傣語稱“坦懶”)是指刻寫在經過處理的熱帶植物貝葉棕(傣語稱“郭懶”)上的佛經。貝葉經過多道傳統特殊工藝處理後,能防蟲、防水、防變形,用貝葉抄寫的經書,能夠千百年流傳下來。

小時候,學校門口大爺手裡一團彩色的泥,就能拖住無數孩子回家的腳步,捏泥人是我國古老的一門傳統民間藝術,從最開始市井攤販現場製作出售的小玩意,到如今位列非物質文化遺,是集民族藝術精華的藝術珍品。

它以泥巴陶土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形象,麵塑作品色彩鮮明、色調明快、精微細緻、情景交融、生動傳神、栩栩如生,具有中國傳統繪畫的風彩和神韻,又不失民間藝術的純樸氣息。

與捏泥人不相上下的就是畫糖畫,它是地道的民間畫種,頗具特色的街市藝術,廣泛流傳於巴山蜀水之間,備受老百姓喜愛的工藝食品。無論廟會集市,還是公園名勝,隨處都可見糖畫小攤。

兒時學校門口畫糖畫的攤子5毛錢轉一次圖案,“碰運氣”非常難,想要得到最大的龍或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畫糖畫的師傅手腕靈巧,手速極快,往往糖還未凝固圖案早已成形。

“滇派內畫”在文博會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內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距今有兩百餘年的發展歷史,大約出現於清道光年間。它起源於鼻菸壺,明朝以後煙壺隨著鼻菸一起傳入內地。到清乾隆時期出現了內畫鼻菸壺。

內畫根據繪畫題材來分,可以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派系,但是現在又增添了一個新派系:"滇派"。“滇派內畫”是在繼承傳統題材和魯派藝術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雲南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優美絢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創作過程中不斷湧現出造型多樣、題材豐富的內畫藝術精品。


紡線是中國傳統耕織社會的主要生產項目。紡線時先是將棉花拿到彈匠那裡將棉花彈成蓬鬆如火腿腸粗細長短的棉條。棉條放在紡線人的左手方,紡車上有一根叫梃子的鋼絲,一端是尖的,朝著紡線人,紡線人先將棉條一頭一邊往外拉一邊一個方向旋轉搓,然後將頭子纏繞在梃子上,順鋼絲直其尖,這樣的準備工作完備後就開始紡線,左右手配合合理,右手搖車左手握棉條往外均勻的拉,節奏是短—短—長……週而復始。

隨著機械化的發展,現在手工紡線已經很難在市面上見到,再度重溫這些行將消失的民間技藝時,勾起不少回憶,既有樂趣,也倍感親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