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妙!早在晚清时期,浙东浙西的商人均在此聚集议事

说来也是妙!早在晚清时期,浙东浙西的商人均在此聚集议事

说来也是妙!早在晚清时期,浙东浙西的商人均在此聚集议事

富春江畔商贾多,洽义桥边建公所。

两浙公所位于富阳区市心路78号,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绍兴籍商人王辉祖倡议集资创建。咸丰年间(1851-1861)因太平天国战争毁于兵灾,同治八年(1869)重建,至光绪二年(1876)告竣。

浙江历来重商,清代中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富阳濒临富春江,占地利之优势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云集了大批商人,他们需要交流信息,聚会议事,于是就有了公所、会所、同业公会之类的行业组织。

因为市心路78号是浙东和浙西靛业、酒业、南货业等行业聚议之所,故称两浙公所,它与行业会馆、同业公会有异曲同工之效。公所正殿曾供奉关公像,称为“武圣宫”。

说来也是妙!早在晚清时期,浙东浙西的商人均在此聚集议事

公所为四合院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厅、后厅、两侧厢楼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六间,穿斗式梁架,用料粗壮。梁枋通体雕饰花纹,后檐卷棚轩,双步月梁,饰垂花柱。花带、雀替、枫栱等全部镏金,檐口牛腿为圆雕狮子戏球,栩栩如生。正厅后檐原有戏台,现无存。左右厢楼面阔五间,梁架结构略简,正立面雕刻精细,用料讲究。

说来也是妙!早在晚清时期,浙东浙西的商人均在此聚集议事

后进为两层,楼下设厅。天井全用青石板铺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整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为典型的会馆建筑,体现了晚清钱塘江流域公共建筑的风格特征。

两浙公所,民国时期成为富阳春城小学校址,抗日战争期间为富阳县政府驻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富阳县第一届人民政府的所在地。这座富春街道上唯一幸存且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见证了富阳近200年的历史兴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