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薪40-50万,是大部分营销总监的天花板?

营销总监是销售的中流砥柱,经常有家具老板会说:“销售部是我的财神,营销总监就是我的财神爷”。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总监的销售当然也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家具人。

最近听到有一些营销总监们聊天,纷纷说起工资的天花板。他们年纪大多35--43左右,职场相对顺利。但到这年龄,忽然感到本职工作难以有重大突破,收入的增长趋近天花板。

为什么年薪40-50万,是大部分营销总监的天花板?

近几年,我们发现营销总监离职的现象频繁出现,除了与当前家具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相关外,也与一些总监无法胜任该职位、或总监与老板无法磨合等有关。

有的营销总监跳槽的频率快得跟搭了火箭似的,一年不跳个几次,就好像浑身不对劲,特别是一些没有职业操守的,去到哪个企业就把原来企业的经销商忽悠来开这个企业品牌的店。

虽然家具行业内的企业是不少,但是,这个圈子真的不大,这样的事做了一次两次,估计这坏口碑就让你成了业内的“名人”,等你再跳槽想进新企业时,“对不起,庙小容不得大佛,慢走不送”!

然而现在大部分营销总监的跳槽都存在一个天然的思维误区:你需要我,所以拿高薪是理所当然。

是的,需要你,但是老板的眼光会更加挑剔。在家具企业,老板更重视的是你新创造的价值是不是到位。

因为一个40-50万年薪的营销总监,在一般家具公司眼里已经是个重大的“投资”,你加入这个企业年销售额没有过千万的递增,是与你的价值不匹配的,因为结果是不会陪着你的嘴炮呈现出利润的。

全公司都是跟老板一起打拼起来、拿着十来万年薪的老人,你来了要是做不了中流砥柱,还一天到晚给他提出一些带着大公司病的破主意,民兵和空降兵的矛盾瞬间就会让老板动摇。

为什么年薪40-50万,是大部分营销总监的天花板?

突破天花板的正解

一个好的营销总监应该是操盘手,掌管着产品的销售、市场的预测预判,生产排单进度,以及未来产品线研发方向等战略性布局及改变,可以敏锐地发现行业内细微却又重要的变化,提高企业避免风险的能力。

总结下来,一个人要突破50万年薪这个瓶颈,无非就是这几个要素:

1

跟对老板

众所周知,咪蒙的助理已经月薪5万了,在很多大公司都已经是总监级别水平。

实际上,她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跟对了老板。要不,其他在传统媒体挣扎着的哪怕总监,也只能是拿着比她少的薪水,干着差不多的活。

说白了,公司赚钱,你跟着赚钱。老板是带你打胜仗的明君,你也会是名满天下的名将。

在这里,选对企业,跟对老板,找对赛道,绝对算得上一种过人的能力。

2

创造溢价

记住,重复是创造不了价值的。

能提升你个人或者公司价值的事情,是创新。

百度花了1个亿收购李叫兽的公司,貌似只是收购了一个高度专业的营销团队,实质是,李彦宏内心无非是想收购一条能激发创新的鲶鱼。

高溢价只会体现在帮公司“更上一层楼”上面。

如果你掂量一下自己,无非还是那三道板斧过一生,就别考虑在升职加薪、降维跳槽这些路上挣那么一点点加薪了。

3

营销模式上的创新

现在,家具已经不能像以前老一套那样地卖了,只靠展会爆发已经是不现实的事,而且有时候一届展会结束往往就是营销总监的终点站。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好的营销总监应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思变创新,以小博大,运用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

为什么年薪40-50万,是大部分营销总监的天花板?

郭德纲说:活得明白需要的是经历。

捅破50万年薪这个天花板,绝对不是从30多岁才觉醒。而是从你作为一个职场人亮相的那一天,就要积累、坚持、谋划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