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随着炎热的暑期到来,青少年儿童因玩水导致溺亡的惨痛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生的未成年人溺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溺水,是中国青少年和儿童非正常死亡的的头号“杀手”。预防溺亡,安全教育时刻不能懈怠。

暑期青少年防溺水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青少年防溺水,做到“五不要”

1.不去野外游泳,要在大人陪同下去正规室内游泳场馆。

2.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

3.不要私自外出钓鱼,因为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变得很松散,有些还长有苔藓,容易滑入水中。

4.划船、乘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遇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

5.财物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自己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教育部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

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

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

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发生溺水时的自救与急救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游泳时常会遭遇的意外包括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这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条腿踩水,另一只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4.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5.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在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依法治县」敲警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多发,暑期溺水需严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