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蠻不講理的人,只用這一招,就可以讓他啞口無言!

(如果您想收聽國學的音頻節目,可以點擊進入上方專欄,即可收聽到相關音頻)

但當我們要駁倒對方時,除了充分的理由外,還要靠說話的技巧。我們要細心靜聽對方說的話,從而找出他話中的要點與漏洞,如果對方還沒說完,無論如何都不要插嘴。因為言多必失,讓他暢所欲言,這時正是尋找反駁點的好機會。我們語言的反擊,必須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不要四面樹敵,使自己陷於孤立、被動的地位。語言的力量不在於那麼具有殺傷力的詞彙,更不在於濁詞汙語,關鍵是要抓住對方邏輯上的錯誤,運用邏輯推理,以理反擊。

面對蠻不講理的人,只用這一招,就可以讓他啞口無言!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其實孔融從小就很聰明,小小年紀,就已在社會上享有盛名。十歲時,孔融跟父親到洛陽,當時的洛陽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來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太守的親戚,請幫我通報一下。”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

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您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因此,我和您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賓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有一箇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輕蔑地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以後未必聰明。聰穎的孔融立即反駁他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被孔融的這句話噎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面對蠻不講理的人,只用這一招,就可以讓他啞口無言!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蠻不講理的人。面對他們荒謬的邏輯,有時根本無理可講。面對這種情況,許多人往往一怒之下,大罵其無賴,而對方則會鏗鏘有力地講出串串歪理,令你無言以對。其實這時,我們首先應該冷靜地分析其理論的荒謬之處,接著將錯就錯地運用推理的方式設喻、設例,去迎擊對方,用最有力的語言攻擊對手,使對方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看完之後,您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要點了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感悟!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您點贊關注,歡迎每天都來看看謀略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