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众多,由于个人的风格与所处时代的影响,因此陵墓的规模、布局与特点各不相同。今天四哥就给朋友们简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皇帝陵墓和他们各自的特点。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秦始皇陵:享誉世界的秦始皇陵墓由于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而令世人赞叹。陵园总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相当于78座故宫的大小。陵墓上的封土原高约115米,现在高度仍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郭有高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西汉帝陵:西汉帝陵的布局有两类:一类是霸陵,即以山为陵的形式,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其他10陵则属于另一类,都筑有高大的覆斗形夯土坟丘,一般底部150-170米见方,高20-30米,其中以武陵茂陵坟丘最大。从阳陵开始,在帝后坟丘的四周筑平面方形的夯土垣墙,每面垣墙的中央各辟一门,门外立双阙。这种围坟丘一周的方形陵园,是西汉帝后陵园的通制。陵园之旁建寝殿和庙。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唐代帝陵:唐代帝陵陵园的布局独具自己的特点,其自乾陵开始形成定制。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高峰时期墓葬制度的代表,也是中国陵寝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同时它也见证了唐王朝兴衰的历程。整体的陵园给人的感觉,气势恢宏,建筑布局合理、严谨,随葬品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唐代帝陵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构筑在山上。"依山为陵"一方面是为了显示气势雄伟,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了防盗作用。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北宋帝陵:北宋帝陵与前朝的帝陵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一反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居山临河的传统布局,其选择的是面对嵩山而背依洛水。陵区内的帝后陵中轴线正对嵩山主峰少室山。诸陵地面皆为南高北低,由鹊台到置陵台逐渐斜降,从而把作为中心建筑属于最崇高地位的陵台至于最低处,这是宋陵建筑的一大特点。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西夏帝陵:总体说来,西夏帝陵无论从布局还是外观设计上都是不拘一格的,它的规模同北京明十三陵的规模相当。陵园地面建筑均有角楼、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塔状陵台等建筑单元组成,平面总体布局呈纵向长方形,按照中国传统的以南北中线为轴,力求左右对称的格式排列。西夏王陵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西夏建筑形式。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70公里。陵园占地面积5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建筑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6个部分。现在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其北距包头市185公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成吉思汗陵现在已经成为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明代帝陵:明朝早期的陵墓,以朱元璋的父陵皇陵为典型的代表。陵制继承沿袭了秦、汉、唐、宋时期以覆斗形陵台为中心,前设祭殿,周以方垣,四面设门的均衡对称的方陵体制。此后,朱元璋营建孝陵,对陵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奠定了方形院落(祭殿)和圆形宝城(坟丘)相结合,导之以曲折幽深的神道的崭新的陵制体系。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清代帝陵:与明代相比,清代帝陵的陵园布局发展到更成熟统一的阶段。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额园寝。

中国主要帝陵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