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我出生于1979年,现在是昌吉市卫计系统的一名干部,在农村长大,城里求学,基层工作,再后来到市卫计委工作,我目睹身边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用自己的眼光说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昌吉市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

记得儿时去医院看病,当时医疗条件特别简陋,简单的几个科室,检查设备也是老三样,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参加工作我分配到昌吉市二六工镇卫生院,医院从最初几间平房,几个工作人员,有限简单的检查设备,到后来建的几百平米门诊和住院部,拥有十几个工作人员,配备黑白B超、三通道心电图机、X光机等,再到现在建立的1100多平方米的门诊和住院楼,400多平米医院附属用房,30多名工作人员,配备彩色B超、DR、全自动血液生化检测仪、十二通道心电图机等。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在基层的那些年,我常听大叔大妈讲,以前昌吉市仅有市人民医院一家大医院,看病不方便,农村都找赤脚医生看病,很多人由于病情突发或延误,没送医院就过世了。当时的医疗条件差,群众卫生保健意识也落后,因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伤致残、传染病流行等事例很多。现在多好,医院就在家门口,看病不发愁,惠民政策多,减压又减负,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啦。

原昌吉市二六工镇东工村老村医苏华说:他从小伙子干到老头子,从最初一名赤脚医生到后来经过昌吉市乡村医生培训考试,考核达到医生水平成为“乡村医生”,在村上服务了一辈子,国家投入资金建立美观漂亮的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各族群众看病有新农合补助,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昌吉市给乡村医生每月发放1千多元的乡村医生补助,乡村医生可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等等,他见证了农村卫生事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感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给各族人民的大恩惠。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全国刮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各项事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医疗卫生的硬件和软件也都在逐步提升,儿时的医院跟现在是没法比啊,从二六工镇卫生院和东工村卫生室的巨变,我们可以看出昌吉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多么的飞速。

标准化建设

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近年来,昌吉市全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促进基层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全市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1家,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4家、卫生执法监督所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其中社会力量举办1个)、乡镇卫生院10所、民营一级医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7家,门诊8家、医务室10家、个体诊所241家,村卫生室81家。2011年以来新成立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核定编制221人,总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1700-2000平方米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附属设施建设,同时配备了价值1200万元各种医疗设施设备。全市共设置村卫生室81个,配备乡村医生84人,其中执业医师资格17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33人,乡村医生资格34人,执业助理以上资格持证率达到59.52%。标准化建设,提升了群众就医方便,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配强了农村人才队伍,推动了基层单位改革,使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基本医疗保险

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从2018年1月1日起,昌吉市开始实施《昌吉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结束了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两种以户籍为区分的医疗保险制度,全市20多万名城乡参保居民因此受益。

其次,昌吉市积极推进医保信息全国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即时结算,据了解,新疆推进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工作在30省份位居前列,全国1563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跨省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此项工作的开展,极大的方便了参保患者在外就医垫付资金的困难。

取消药品加成

群众享受医改福利

昌吉市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2015年12月,昌吉市在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打破了县级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固有模式。市人民医院和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两家公立医院执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后,需长期服药的一些慢性病患者感受最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问题,这项惠民政策自实施以来,让群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托管运营,均衡资源

提升水平,群众受益

为探索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特色医疗、稀缺医疗和国际医疗服务,加快昌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中心,昌吉市将其投资5亿元新建的新区医院交给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30年的经营。新区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38亩、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容纳800—1000张床位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公立综合医院,开设临床、医技科室24个,新医大一附院派出高水平的管理和专家团队入驻昌吉分院,医院现具备一流的医疗条件、先进的医疗设备、过硬的医疗团队、精湛的医疗技术。托管运营极大方便了昌吉州及周边各族群众接受优质医疗服务,均衡自治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提升了区域诊疗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分级诊疗,群众看病更便捷

开展分级诊疗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以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促进老百姓健康。并将病情急慢分治纳入其中,实现“大病到医院,小病到基层”的医疗格局。2017年以来昌吉市积极出台医改措施,落实分级诊疗,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群众享受家门口就医

2017年 5月,昌吉市建国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方式,率先试点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居民健康APP项目软件(简称:家庭医生APP签约),倡导手机客户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随时了解个人及家庭成员近期身体状况及体检信息,随访信息,增加家庭医生及其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针对无法使用手机客户端签约的家庭,实行上门进行面对面签约,定期进行上门服务,为签约的家庭成员制定便民、惠民的服务措施,开展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方便签约居民就诊。截止2017年11月,昌吉市为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10家乡镇卫生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居民健康APP项目软件全部安装,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交流平台在我市全面铺开,为我市居民搭建公正、公平的医患沟通,咨询平台、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居民自身保健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现了现有医务人员对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盖,提高了广大居民对医疗健康服务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初步实现了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健康保障方式的转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促进了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等等,这一好政策不仅满足了各族群众看病需求,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使群众实现享受家门口就医的便利。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远程会诊

偏远农牧区群众就医不在难

昌吉市人民政府坚持把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深入推进“九大惠民工程”。搭建市、乡两级远程会诊平台,打通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有效降低了群众看病成本,实现了医疗资源全民共享。通过网络远程会诊,专家团队就能诊断远在偏远乡镇、村组患者的病例,诊断出病情。医生通过分级诊疗远程医学平台APP客户端大屏幕,就能通过高清视频收到患者病历,经过专家分析很快得出结论,再通过平台进行反馈。为打造个性化诊疗,方便医生在不同区域第一时间能接收到患者病历,为患者赢得治疗时间,系统还可以通过指定医生手机APP客户端远程诊断患者病历,诊断出病情。城乡远程诊疗模式让生活在基层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甲、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极大地带动和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全民体检,群众享受“健康红利”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昌吉市自2016年9月启动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以来,全市上下积极统筹医疗资源,全力保障体检经费和人员,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带来的惠民福利。2017年,昌吉市投入配套资金860万元为10家乡镇卫生院购买了10台数字化影像摄影机(DR),更加方便快捷服务群众。

在广大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昌吉市的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成效日益凸显,实现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全覆盖,有效保障了群众的身心健康,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检查的是身体,预防的是疾病,温暖的是人心,受到各族群众的称赞。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回首“十二五”期间,昌吉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妇幼保健院的建成使用,新建改造10个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个村卫生室。两家县级公立医院获评二级甲等医院。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成功创建自治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卫生应急示范市。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见证了昌吉市医疗卫生发生的巨变,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让我们的日子一天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气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党、跟党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改革开放40年我与“发小”共成长|卫计干部眼中的昌吉医疗卫生巨变

来源 | 昌吉市卫计委宣传教育科 马彦华

校对 | 雷 瑞

审核 | 仇建鹏 朱丽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