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职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父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辛苦一天到家后,最期望看到的是孩子乖乖听话,学习也不用家长操心。可是,“乖孩子” 真的是好孩子吗?看看以下这些孩子的表现。

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第一种,孩子很乖,不会四处乱跑,课余时间大部分都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即使是娱乐,也不会过度,让家长很放心。这种孩子话比较少,从来不会主动向家长提起学校的事,也不愿意说起同学,就像学校和家是完全隔绝的两个世界。

第二种,在学校,有些学生只要老师不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就绝不会自己主动举手。被老师点名时,就算自己知道正确的答案,也可能会扭扭捏捏说不出来。

第三种,学校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有些孩子太过安静,什么活动都不愿意参加,尤其是一些表演、辩论等需要当众用语言表达、形体表演等技能来互动的社团。

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这些表现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等家长意识到孩子是不是太安静、太内向的时候,孩子的性格可能已经形成了。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怯懦的样子就来气,几次纠正没有效果,家长就会忍不住对孩子喊叫呵斥,这会让孩子越发退缩、胆小。

还有的家长希望通过鼓励的方式来改变,孩子但凡遇到什么事,家长就会不停地给他加油,这样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加重。或者让孩子和性格开朗的同学一起玩,希望受到感染而改变性格,然而两种性格的孩子不一定能玩到一起,敏感内向的孩子一旦发现对方流露出不耐烦、不高兴的神情,就会感觉受伤,压力大增,自卑也会更加明显。

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有关教育的理论很多,但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太过内向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自我分析一下自己性格有这方面问题吗。其实多加留意就会发现,孩子的内向,更多来自对家长的耳濡目染,一般内向的孩子家里都至少有一位同样内向的家长。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形成内向性格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缺少自信,害怕失败。

不敢在人前说话,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不主动与他人交流,这些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常见的表现。他们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缺少自信,担心自己会说错,会表现得不够完美等。

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第二、心理敏感,在意他人的看法。

内向的人都比较羞涩、胆怯,同时又非常敏感,对于旁人的关注很容易捕捉,甚至会胡乱猜忌。时刻担心自己因做得不好而被嘲笑,所以宁愿不做。

要想改变孩子的内向性格,家长也要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先解决自己的性格问题,再去教导孩子。孩子年纪小,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远远低于大人。所以,对孩子性格的调整,要循序渐进,注意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那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了?

1. 减轻压力

让内向的孩子打开心扉,一定要给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让他有压力,等内向的孩子放松了,不再拘谨了,就是他走出内向的第一步。

2. 及时肯定,树立信心

孩子性格的调整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明确地对他进行肯定和表扬,让孩子知道:“我可以的!”有了自信的孩子,才会敢于在人前表现,就会变得越来越开朗、外向。

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3. 跟孩子一起走出去

为了让内向的孩子变得积极开朗,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引导他多交朋友,多接触陌生人,让他学会如何与人共处。如果家长同样内向,那么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主动接触陌生人,可以互相促进,同时也可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4. 给孩子展示的机会

不管是家庭聚会还是社交场合,或者只是在自己家里,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展示的机会,同时一定要及时鼓励和赞扬他的表现,让孩子感觉到在大家面前表演是一种快乐和骄傲的事情。

改变内向的孩子,先改变内向的自己

5. 绝对不要给孩子 “贴标签”

假如家长在人前抱怨:“他太内向了,一点出息都没有!” 这样孩子即使有心改变,也很难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