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怎麼寫?高鐵告訴你!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中原通路路通。

中原地區是我國東西、南北聯繫的紐帶,橫臥在中原大地上的鐵路在路網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今天,當我們看到一列列高速運行的動車組列車像一道道閃電,穿過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中原大地時,會不由自主地為中原鐵路的發展點贊。

“鐵路”是河南的品牌

鐵路在河南的發展歷史悠久。從1904年3月蘆漢鐵路鄭州站建成,到1906年2月隴海鐵路鄭州段修建完成,鄭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火車拉來的城市。1921年12月24日,河南省第一個黨組織就是在鐵路(洛陽機車工廠)誕生的。1923年發生在鄭州的“二七”大罷工,吹響了中國近代工人階級運動的號角。可以說,“鐵路”是河南的品牌。如今,河南地方經濟發展對鐵路的依賴性比較強。

歷史的、現實的因素使得河南人民對鐵路情有獨鍾。河南地處沿海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接合部,東鄰安徽、南接湖北、西北連山西、東南通江西,可以說是“中部之中”。最近幾年,國家實施的一些大型工程,如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都途經河南。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2005年,河南省生產總值達到10535億元,成為當時經濟總量超萬億元的5個省份之一。與河南經濟快速發展相比,河南境內鐵路運力雖有較大提升,但仍顯滯後。2005年,河南省的鐵路運輸需求滿足率約為60%,儘管比上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以上,但仍然難以滿足河南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

河南省境內京廣、京九、焦柳三大幹線縱穿南北,隴海、寧西、侯日三大鐵路橫貫東西,構成了“三縱三橫”的鐵路交通網體系。中國鐵路總公司根據河南鐵路歷史和現實狀況,決定在加快鐵路新線建設的同時,通過實施既有線路改造提升列車運行速度,滿足河南經濟發展需要。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2003年9月9日,當時的鄭州鐵路局吹響了京廣鐵路鄭州段提速改造的號角。此次改造總投資21億元,改造341處影響提速的彎道,更換新型提速道岔130組,同時對鐵路路基、橋樑等進行加寬和加固。隨後幾年,根據總公司安排,他們又對管內京廣、隴海兩大線路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升級,鋪設了跨區間無縫線路,安裝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提速道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底,鄭州局採取大兵團作戰方式,在1個多月時間裡完成了過去5年換枕施工的工作量,更換管內東隴海線軌枕25.9萬根。

2007年4月6日,在第六次大提速試驗中,由鄭州機務段司機李振修駕駛的“和諧號”動車組在京廣線許昌至小商橋區間創造了時速254公里的中國鐵路既有線“第一速”。

既有鐵路的提速改造使中原鐵路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之後,河南省境內允許運營時速達200公里的鐵路達到564公里,在全國各個省份中名列前茅。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高鐵讓中原人民出行更加便捷

2006年4月18日,是豫南人民十分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豫南人民盼望已久的在寧西線開行旅客列車的夢想成真。

寧西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橫向幹線之一。對河南來說,該鐵路不僅填補了豫南無東西走向鐵路的空白,還使豫南重鎮南陽、信陽成為了具有“十”字形鐵路交叉的鐵路樞紐。寧西線客運的開通,大大縮短了豫南與長三角經濟圈的距離,為中原地區架起了又一座直通長三角的橋樑。此外,寧西線南北分流功能大大增強了中原鐵路網的靈活性。

令河南人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還有多條高鐵線路在中原大地上橫空出世!

2010年2月6日,河南省境內首條高鐵鄭西高鐵開通運營。開通運營當年,鄭西高鐵旅遊黃金線的作用就得以體現,洛陽龍門站在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累計發送旅客10萬餘人次。隨後幾年的洛陽牡丹文化節,洛陽龍門站旅客發送量年均增長15%以上。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2012年9月28日,京廣高鐵鄭州至武漢段開通運營,鄭西高鐵與京廣高鐵鄭武段“握手”,鄭州東站投入使用。“上午遊覽少林寺,下午參觀黃鶴樓”成為現實。運營初期,鄭武段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24對,兩條高鐵發送人數有了明顯的增加。據統計,鄭州東站使用初期,日均發送旅客就達到了3800多人次。

2012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全線貫通。京廣高鐵在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廣州分別與已經建成通車的高鐵相連。運營初期,鄭州東站即顯現出高鐵聯網效應,發送人數逐月遞增,途經鄭州東站的97對高鐵列車經常一票難求。據統計,2013年暑運期間,鄭州東站日均發送旅客量較京廣全線貫通前增長76%。

2014年12月28日、2015年6月26日、2015年12月31日,鄭開、鄭焦、鄭機城際鐵路先後開通運營,並與京廣、鄭西高鐵“握手”,鄭州局高鐵版圖逐步完善,高鐵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也愈加明顯。鄭焦城際鐵路開通半年,焦作車務段發送高鐵旅客74.4萬人次,佔全段全年旅客發送量的37%。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2016年9月10日,鄭徐高鐵開通運營。它不僅大大縮短了我國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時空距離,而且連通京滬、京廣、鄭西高鐵。自此,鄭州普鐵、高鐵“雙十字”樞紐形成,中原人民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鐵路建設為河南

邁向經濟強省提供發展自信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原大地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伴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塊沃土因持續推進的鐵路建設更加熠熠生輝。

2013年3月,國務院批覆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提出“加快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鐵路網”。這個“米”字帶給河南的不僅是時空和觀念的鉅變、經濟版圖的重構,更是一筆巨大的隱性財富:昂首闊步邁向經濟強省的發展自信。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在廣大鐵路建設者夜以繼日的奮鬥中,在成型的“十”字高鐵骨架上,鄭州“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建設快速推進。

2015年6月26日,“點”通西北,作為未來鄭太高鐵一部分的鄭焦城際鐵路開通運營。隨後,鄭焦城際鐵路向西邊延伸,去往太原的高鐵正在喚醒著沉寂千年的太行山脈。

2015年10月31日,“下撇”落地,旨在打通西南通道的鄭萬高鐵河南段開工建設。

2015年12月24日,“捺”是東南的鄭合高鐵開工。

2016年10月29日,“上撇”連接東北的鄭濟高鐵鄭州至濮陽段開工建設。屆時,鄭州到濮陽只需半小時。濮陽人東西“握手”、南北“串門”,說走就走的夢想將變成現實。

如今,一個用高鐵線路寫成的“米”字,逐漸浮現在了廣袤的中原大地之上。矗立在鄉村田野的一座座鐵路高架橋像一道道彩虹,彰顯著改革發展新成就。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縱橫交往,亨通八方。“米”字形高鐵建成後,坐高鐵從鄭州出發,半小時內可到濮陽,1小時內可到南陽,2小時內可到太原、西安、武漢,3小時內可到北京、青島,4小時內可到長沙、上海;5小時內可到杭州,8小時可到哈爾濱、長春。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河南省境內濮陽、南陽等城市將結束沒有高鐵的歷史。屆時,河南省境內高鐵、既有線路、大能力煤運通道、城際鐵路科學分佈,特別是以鄭州、鄭州東、鄭州南站為主要客運站,以圃田、關帝廟、薛店和高鐵快運基地為現代物流基地的鄭州樞紐,加上現有的鄭州北站,將成為佈局合理、系統配套、一體便捷、站城融合的綜合樞紐,實現客運換乘“零距離”、運輸服務“一體化”,中原兒女出行將更加快捷,河南貨物流通更加順暢。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文字:肖培清

製圖:王小雪

“米”字怎么写?高铁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