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安全社區」有哪些共同點?「小」數據勾勒大輪廓,公安「地區安全指數」再升級

「转载」“安全社区”有哪些共同点?“小”数据勾勒大轮廓,公安“地区安全指数”再升级

“安全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誰都離不開它。一個街鎮或是社區符合哪些條件,它的安全係數會比較高?”今天,閔行公安分局舉行一場特殊的全區安全指數發佈會,這也是繼2017年閔行公安首次公佈安全指數後的第三次發佈。

“最受小偷歡迎小區排行榜”變化最大

曾經閔行一張“最受小偷歡迎小區排行榜”引起廣泛關注,有網友調侃這是一張可能“影響房價”的榜單。但實際上,涉及基層協同治理的各方更是為這張榜單牽動。“這是一針強心劑。去年看到小區連續兩次上榜,對我們的觸動很大。其實,案件多的原因有很多,維修基金無法動用,群防群治力量薄弱等等。這需要多家部門共同努力,也需要居民的配合才能改變。但是當時我們就下定決心要‘摘帽’。” 金色西郊城居委會畢書記向記者坦言了他們最初的困境,但是榜單把公安、綜治、居委、物業都捆到了一起,整改也開始大刀闊斧起來:遴選年輕幹部任居委書記,對“群租、地下空間、棋牌室”亂象集中整治,居委與社區民警還以黨支部的名義,把小區裡的退休公安民警、退休教師組織起來,把平安志願者隊伍從79人增加到123名,一天三次在小區巡邏。

社區民警錢耀軍在2017年初接管金色西郊城時也感到焦慮,雖然派出所到小區每次來回路上就近一個小時,但是錢耀軍幾乎天天在管段裡。召集物業開會,要求墊資維修所有技防設施,調整監控點位,安裝車輛識別系統,培訓保安、志願者隊伍,與綜治部門一同排摸清理無證場所。“一個社區要管好,無非就是人防、物防、技防,大家一起扎牢籬笆牆,壞人就不會來。”

今年上半年,金色西郊城只發生1起案件,成功“摘帽”。而記者注意到,這次“最受小偷歡迎小區排行榜”上的案發數字也在大幅下降。上榜第一名的小區從14起變成7起,第十名的小區從7起變成3起,不斷接近之前“發案即上榜”的“預測”。

數據勾勒“安全的模樣”PICK“安全社區”不再“憑感覺”

發佈會上,閔行警方通過“算法推演”揭開了安全社區的“模樣”:我們將目標設定在“找到安全社區的共同特徵”,例如地理位置的特徵,周邊有哪些商業模式,監控需要達到多少密度。警方用一系列“數據要求”縮小範圍,首先是將上半年入室盜竊零發案小區作為先決條件,有715小區符合條件 ;其次,警方從中篩選出人均110報警最少的100個社;再從100個社區中剔除附近街面案件較多的社區。研究小組比對了符合條件的樣本社區特點,發現這些社區的監控探頭密度達到了每一百平方2.5個,每100人擁有7個安防力量,並且與地鐵站的距離都較近,而且周邊的社區街面商業也非常豐富。閔行警方表示,統計算法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因此這樣的推演尚需進一步驗證,但是可以作為今後實踐的參考。

「转载」“安全社区”有哪些共同点?“小”数据勾勒大轮廓,公安“地区安全指数”再升级

隨著對轄區內人、事、物數據化的採集,通過這樣的推演,警方不僅可以給整個區域公共設施和商業設置的規劃,從安全方面提出科學建議,還可以評估地區居民的安全防範意識水平。在將來,算法還會不斷優化,社區安全與否,可能真的就能‘一目瞭然’!”

另外,數據顯示,類似電信詐騙的“非接觸性犯罪”危害性造成的損失可能已經超過了傳統犯罪,因此,警方也將市民的防範能力列入安全評估指標。為此,閔行公安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檔全新的安全防範音頻節目,同時在全區開展“千場安全演練”,引導市民提高防範技能。

“安全指數”再升級 多部門築起聯合防線

近年來,閔行警方始終保持對盜竊“電瓶車、自行車”案件的高壓嚴打,但是由於犯罪成本低,嫌疑人重複作案率高,此類案件的打擊效果並不如其他盜竊案件明顯。將三年裡的所有盜竊三車案件都標註在地圖上去分析,發現此類案件在地鐵站附件最多,且都避開了早晚通勤高峰。於是,閔行警方在以打擊“盜收銷”犯罪鏈條為重點的基礎上,又專門調研了當前各地鐵站點附近非機動車輛的管理問題。以杜行派出所為例,轄區內共有五個地鐵站,人流量最大的聯航路、江月路、沈杜公路站,非機動車停放車位缺口近八千個,不少電瓶車亂停放,無人看管是成為小偷時常光顧的主要原因。閔行警方將調研結果上報綜治部門並提出建議,很快,轄區內就增設了3座停車點,不僅補上了停車缺口,還配齊了日常巡邏管理的人員,從根源上解決了由於防範管理措施缺乏造成的安全漏洞。

為了給街鎮提供更多的數據參考 ,此次安全指數中還加入了對“防範能力”的評估。配備多少監控探頭,擁有多少具有資質的保安人員,有多少平安志願者隊伍,這些都是“防範能力 ”的組成,從單項能力來看,古美街道排名第一,而經過綜合評估,其總體安全指數也名列前茅,可見防範之於地區安全的重要性。

發佈會主持人告訴記者,“影響地區安全狀況背後深層次的因素涉及城市管理的多個領域,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閔行警方堅持指數發佈這一做法,不斷探索優化分析模型,為的就是用數據加強社會綜合治理的協同性,提高社會自助自救、互助互救、公助公救的能力,真正實現安全管理從應急處置向風險管控的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