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自残,家长应该合理引导

最近,一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则朋友圈消息让人心情沉痛。“一个夜班接了两个想不开的孩子:一个14岁了,被父母骂两句后拿菜刀在左腕留下6道深深的伤口,幸好没伤及桡动脉。另外一个10岁了,家人不让他玩手机,直接从6楼跳下,极力抢救后还是没能抢救回来,多么令人痛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决不能仅仅是说说而已!”

一言不合就自残,家长应该合理引导

他难过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孩子的悲剧,而是近年来,这样动辙自残自杀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方面也随着成长变化,往往在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和现实的无力感前,频频遭受着挫折,加上自我控制调节能力的不到位,种种因素造成了孩子们容易积累较多的负性情绪。用身体上的痛苦,来减轻内心的痛苦,使内部压力得到释放,所以自残行为才会发生。还有的孩子一直以来缺少疼爱关心,但为了获取更多的关心或权益,会用到自残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和宠爱。或者是怕承担行为后果时,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逼迫家长向自己妥协、为了逃避惩罚,回避责任。

一言不合就自残,家长应该合理引导

面对这样种种的问题,家长们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对于小事要有足够的重视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自残行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给孩子讲清自虐会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麻烦。家长有必要更全更深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关注他们日常行为上的变化。从细微的小事就要引起关注,即时进行引导,如果是心理疾病的行为表现,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从正面引导孩子增强自信心

通常自残行为的孩子对自我的认可度都较低,家长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长处,要让孩子明白人各有所长,不要因为别人在某一方面优秀就看轻自己,平时有意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或擅长的事情,事情做成功之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避免在公开场合教育打骂、禁用侮辱性或带有对孩子能力否定性的批评用语,不要让孩子从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什么都做不好,这样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怯懦感,丧失自信心。

一言不合就自残,家长应该合理引导

多和与孩子沟通给予足够的倾听

在孩子的教育中,反对溺爱,提倡家长多放手。不过“多放手”,可不是完全“撒手”。实际上,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对象,家长平时要多些时间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不再是简单的生存需要满足,而是要学会与孩子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给你讲述事情的时候,要耐心认真的倾听,不要批判和打断孩子的讲话,尽可能的让孩子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

一言不合就自残,家长应该合理引导

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孩子往往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感,加上简单的喧闹和“小脾气”可以让家长(尤其是隔代家长)妥协,所以他们就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适当的情感宣泄可以调整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但家长更应该在教育上注意规则的设定,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教会孩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宣泄之后还是要通过正确的当时来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言不合就自残,家长应该合理引导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芝麻街英语天津”

芝麻街英语官方网站地址https://www.lerongtj.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