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將公益訴訟融入工作大局 「四大班子」提供監督線索23件

四川广安将公益诉讼融入工作大局 “四大班子”提供监督线索23件

近日,記者現場目睹了四川省武勝縣永勝鄉石朝門村採石場的關閉。至此,該縣的8處非法採石場均被關停。這是廣安市兩級檢察院全面開展公益訴訟的一個縮影。今年1月至7月,廣安市兩級檢察院共督促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2.7億元,督促復墾土地1000餘畝,促使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人投放魚苗16萬尾,在全市形成了黨委肯定、人大支持、政府保障、部門配合的良好局面。

科技手段解決發現線索難、調查取證難

7月28日,武勝縣檢察院檢察官餘濤驅車來到30多公里外的賽馬鎮,查看走馬河支流沿線排汙管網建設進度。一位路過的大爺說:“我們都覺得很高興,今後再也不用挨著臭河溝過日子了。”

該案的高效辦理得益於兩級院行政檢察部門積極推動建成的“行政執法與行政檢察銜接信息平臺”。餘濤告訴記者,該平臺能直接獲取行政機關執法數據,自動採集互聯網信息,幫助發現線索。今年6月,平臺已完成與44家行政機關數據對接,實時獲取全市行政執法數據。同時,平臺整合了海量法律法規和權責清單,將採集的信息與之自動比對,將有問題的線索推送給檢察官。

今年3月,平臺向餘濤推送了一條線索:走馬河支流周邊居民長期將生活汙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河道,造成嚴重汙染。武勝縣檢察院隨即開展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是兩岸居民區未鋪設排汙管道。由於河流蜿蜒且遮擋物多,實地走訪難以找到支流的匯入口。該院決定出動無人機。通過無人機鏡頭,餘濤看到支流全貌,發現了隱藏在簡易圍牆後的匯入口堆積著大量垃圾。

武勝縣檢察院發出檢察建議,要求賽馬鎮政府積極履職,治理汙染。今年5月,鎮政府回覆,已爭取到170萬元資金鋪設排汙管網,預計10月完工。餘濤告訴記者:“我們將密切關注整改進度,待鎮政府履職到位,才能結案。”

廣安市檢察院檢察長黃國清告訴記者:“自今年3月平臺運行以來,產生了2500餘條預警線索,我們重點調查了其中48條,立案15件。”

創新案件管理機制和辦理方式

廣安市公益訴訟之路並非一蹴而就。為減少因不瞭解、不理解而產生的阻力,該市檢察機關積極爭取黨委的支持。2017年5月,廣安市委將公益訴訟工作納入依法治市整體佈局,成立“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專項工作組”。市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成員單位涵蓋44家行政機關,由市委統一領導,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

在此基礎上,廣安市檢察院完善公益訴訟線索發現和管理體系,建立片區聯動辦案制度,整合全市辦案力量,形成“上下同步指導、橫向聯動辦案”的格局。

同時,案件辦理方式也取得突破。嶽池縣某火鍋店主姚某因向火鍋底料中添加自行提煉的回收油,被判處刑罰。法院同時支持檢察機關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決被告人支付賠償金15萬元。該案是檢察機關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向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生產者提起懲罰性賠償的有益探索。

廣安市廣安區檢察院辦理的同類案件則以和解結案。因違法行為人自願對其損害的公共利益予以賠償,依照該院《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和解規定》,該院與違法行為人達成訴前和解,目前懲罰性賠償金已支付到位。

針對賠償金的管理和使用,檢察機關聯合法院、財政局出臺《公益訴訟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用於公益維護以及對相關受害人進行救助等。

去年7月以來,廣安市檢察機關共建立機制10餘項,全面推動了公益訴訟工作的開展。今年上半年,兩級檢察院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99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87份,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4件,結案19件。

公益訴訟獲“四大班子”支持

黃國清告訴記者:“經過不斷探索,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出開展公益訴訟的總體思路。即:以依法治國為根本,以公益維護為使命,以行政檢察為主業,以專項監督為抓手,以平臺建設為支撐。同時,辦案中堅持‘能書面不約談、能約談不訴訟’的監督方式。這種方式得到市委、政府的肯定。”

隨著公益訴訟工作不斷推進,廣安市檢察機關在幫助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行政機關紛紛表示願意主動接受監督,不少檢察院都收到當地“四大班子”主動提供的線索。

鄰水縣委書記趙璞發現,鄰水縣大量養殖場關停後,未按規定復耕、復墾,要求檢察機關“主動作為,服務生態環境治理”。據此,今年1月,鄰水縣檢察院開展“養殖設施農用地復耕、復墾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公益訴訟立案12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4份。截至7月,帶動該縣30多個鄉鎮復耕、復墾農用地150餘畝。

去年7月以來,廣安市兩級檢察機關都獲得了當地“四大班子”的支持,行政檢察工作被納入當地績效考核。截至目前,共收到“四大班子”提供的監督線索23件,已公益訴訟立案3件,辦結2件。

(文字:劉德華 賀曦 張豔 雷景輝 編輯:要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