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1.马来西亚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

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马哈蒂尔上台之后,喊停中国220亿美元巨额高铁项目,之后,外界对于马来西亚这种撕毁合同的行为十分担忧,连带着国外投资都发生锐减,这使马来西亚遭遇了空前危机,不得不放弃之前的强硬政策。

据报道,马哈蒂尔日前的态度出现明显变化,期待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对马来西亚投资,甚至还表示将虚心学习中方的发展经验。

这和之前马来西亚喊停中国千亿项目的态度可谓是180度的大转弯,那么马来西亚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呢?

除了经济恶化之外,马来西亚在军事领域也需要中方的帮助,日前,马来西亚海军司令亲自前往中国出席了中方为该国建造的“滨海任务舰”首舰开工仪式,这在各国军购的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面对巨大的损失,马来西亚也终于幡然醒悟,开始修补对华关系,除了高铁项目外,还打算将一系列基建项目交由中企建设。

此外还将继续和中方推进皇京港的建设,该港口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北岸,紧邻新加坡,

中方计划投资430亿人民币,将该港口打造为取代新加坡的重要海上贸易中转地,届时经过马六甲海峡的60%货物都将在皇京港停靠,这对中方打破“马六甲困局”有着重大意义。

2.这场贸易战波及大温房市?

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贸易战愈演愈烈,加拿大公寓越卖越贵。加拿大7月1日对从美国进口的钢材征收25%的关税,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还好贸易战没有影响到房地产业。

其实并不是,钢铁行业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尤其是公寓!

因为公寓的建筑材料需要大量的钢材,大约25%的钢材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进口螺纹钢的使用,这种钢通常用于加固公寓大楼的混凝土。贸易战的税收之后,将会把建筑成本提升1%。

加拿大东部BMO的专家表示,大部分的成本上涨都会转嫁给公寓买家!尤其是在温哥华、多伦多这样公寓需求量大的城市。

据悉,温哥华Cambie走廊沿线的高密度化日益明显,新的公寓一栋一栋盖起来,新的企业一家一家入住。

地区变得繁华的同时,政府需要建设新的供水、排水、下水道等等公共设施。总共需要开发费用10亿加元,而其中的4.57亿加元由政府出资,余下的5.43亿政府将从开发处征收。据悉,温哥华市政府的新公共设施开发将在2019年-2026年之间进行。

届时,预计会有5万人居住在Cambie走廊,温哥华的城市人口将会增加15万人。

3.新西兰突发移民新政,剧情大反转!

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如今,留学和移民从“难”变得“越来越难”,而且收紧的速度越来越快。就在8月8日,新西兰移民部门突发新政策,新的移民路径又来了!

新西兰移民局认为,目前有关国际留学生毕业后工作权利的政策设定并不合理,因此政府才会做出调整。

重点来了!公布新政后,未来留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权利如下:

◆ 取消所有级别课程的留学生申请雇主担保工签的权利;(也就是说,Post study work visa-employer assisted work visa不复存在了!)

◆ 为Level4-6和Non-degree Level 7课程的学生提供为期1年的Open工签;另外,为那些就读GD且所学专业需要职业注册才可以从业的毕业生,额外提供1年Open工签;

◆ 为奥克兰地区之外、且在2021年12月前完成学业的Level4-6和Non-degree Level 7课程的学生提供为期2年的Open工签;

◆ 为Level 7学士学位及以上课程的学生提供为期3年的Open工签;

◆ 8级课程留学生的专业需属于长期紧缺职业,才能有资格担保其配偶申请Open工签,以及其未成年子女免费读书

移民部长Lain Lees-Galloway表示,针对留学生毕业后工作权利的政策改变将有助于确保来新西兰的国际学生获得帮助新西兰经济发展的技能,鼓励学生学习,并降低留学生被剥削的风险。

“政府在收到2000多份意见反馈后才制定了新政。该政策能够吸引留学生攻读高学位,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新政还能保证新西兰所需要的人才拥有通往的移民道路” Lain Lees-Galloway说。

4.新州政府提出改革印花税房产买家或将受惠

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据9号台报道,目前,新州政府提出了一项改革印花税制度的颠覆性计划。该计划希望能给予房产买家不同选择:先付印花税,或在接下来的15-20年内缴纳土地税。

该计划的提出旨在减轻家庭买房时要支付数万澳元的压力,同时也为州政府在房市低迷期减压。

印花税制度的改革,也将能改善州政府的预算状况。两年前的房产繁荣期,新州政府从印花税中获得了97亿澳元的收入。今年政府在这方面的收入大幅减少,仅有77亿澳元。

“印花税约占我们总体财政收入的9%。”佩罗特坦言:“显而易见,改革正带来影响。”

佩罗特保证,在房市低迷期,纳税人们无需给新州基础设施的建设让位。

生产力委员会、亨利税制评估报告、经济发展委员会都指出,对房产征收土地税,好过征收印花税。

5.脱欧后,金融巨头并没有走

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英国脱欧之际,那些原本选址伦敦的欧洲机构会搬走吗?

据金融时报报道,总部位于伦敦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正式表态,脱欧后还会把总部留在伦敦,不会搬去欧洲。

今年也有一些机构宣布入驻金丝雀码头:

◆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Motive Partners宣布将其欧洲总部定在金丝雀码头。

◆ 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监管署宣布将把办公室从从Victoria搬去金丝雀码头。

◆ 知名律师事务所Herbert Smith Freehills紧随Clifford Chance和Skadden律所,宣布将总部和雇佣的500名员工搬去金丝雀码头。

既然讲到搬迁,那顺带着把之前传言要搬出伦敦的金融巨头们也整理一下:

◆ 摩根大通最新调查显示其最多只撤离700名员工。

◆ 巴克莱其首席执行官Jes Staley表示,大部分业务将留在伦敦,但会搬迁50名员工去德国法兰克福应对欧盟监管。

◆ 瑞士信贷透露预计撤离50名伦敦员工到其马德里办公室。

◆ 瑞银表示将下调最初搬迁1000名员工到欧盟的计划,减少为搬迁250名员工。

因此,关于大公司撤离,可以这么理解,伦敦的金融巨头们一开始其实就是想吓唬吓唬英国政府,给负责脱欧谈判的大臣一些压力,以期拿到更有利金融业的条件。

6.击败李嘉诚!比中国更壕的金主来啦

一周资讯|大马叫停千亿大单后又送出一份厚礼、更壕的金主来啦

刚刚,韩国财团相继击败李嘉诚和Zara老板,赢下了高盛新欧洲总部大楼的竞标。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国家养老基金NPS(National Pension Service of Korea)已经被高盛选定为其欧洲总部大楼(伦敦金融城40 Shoe Lane)的最后买家。

买卖双方没有透露最终的成交价,但据韩国媒体Korea Economic Daily报道,收购价格可能为13亿英镑(2万亿韩元,115.7亿人民币),此前英媒普遍预计成交价会在10-15亿英镑之间。

据悉,高盛会同韩国NPS签下长达25年的租约,第20年才会有终止租约的权利,这意味NPS至少将获得长达20年的稳定现金流,大楼租金约为65英镑每平方英尺,年租金回报率约为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