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河时代”将至,七大城区迎来重磅利好!

撰文=徐三刀

西安“大河时代”将至,七大城区迎来重磅利好!

全文2714字,阅读需要6分钟

PART1-大河时代

2015年,西安官方在(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渭河将成为西安城中河”

2016年,陕西官方在(陕西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不要局限地把城墙里看成是中心,要扩大视野,将渭河视作大西安的城中河,开放发展理念和视野。”

2017年,陕西人民大会堂千人会议上,西安官方用了“十个字、一句话”,提到了西安未来的规划格局,它们是:全面推动“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形成“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全面优化大西安超大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北跨”规划公布,“大渭河时代”成为城市发展方向,不再停留于讨论,流于概念,进入实际执行环节。

西安“大河时代”将至,七大城区迎来重磅利好!

近几年,西安市关于“整治渭河”新闻不断,引发各界关注,特别是2016年渭河南岸河堤路的通车,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渭河湿地公园的修建,让秦汉新城等区域品质大有提升。

据悉,西安市设立渭河生态区,加强沿线城市建设规划,这里将诞生西安的滨水天际线。

2018年8月21日,《西安市政府官网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西安市渭河生态区的通告》。

西安“大河时代”将至,七大城区迎来重磅利好!

PART2-铁腕治污

据官方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某些乡镇执行了“牺牲策略”,透过透支环境换取工业产值,渭河水域从“鱼游水美”变成了“铁腕治污”,一条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源,逐渐变成了渭北工业区的“净化器”。

渭河作为陕西(关中)的“母亲河”,一直有待提升,省市两级不断投入资金治理。西安本是缺水城市,结果渭河水体欠佳,反而成为治理载体。

过去,渭河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缺少经济效益,也难以作为城市休闲景观供社会使用。还因为关中缺水,必须在“南水北调”工程上,实施“引汉济渭”,与湖北争夺汉江水资源。但两省相争,必有损伤,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提过。

备注:间接性影响了陕南地区,因为汉江水70%都在陕南,为了确保关中水质就要给陕南工业减分

(详细内容请参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对汉中发展的影响》,刊发于汉中市政协网站,有具体说明)。

PART3-遇水化龙

从西安市渭河生态区的范围来看,渭河西安城区段北岸所涉及到的区域主要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沣西新城、高陵区域、咸阳,渭河南岸所涉及到的区域为西咸新区、西安经开区、西安未央区、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

按照官方文件,这些区域在距离渭河堤岸一定范围内,将禁止房地产项目开发!

具体限制开发范围为核心区200米、城区段1000米、农村段1500米范围内。

作为西咸原住民,王涛老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其指出,地产商正是看到了人们依水而居的习惯,以及渭河治理后渭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渭河两岸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别项目一直在追求的是距离河堤近点、近点、再近点,特别是在渭河北岸的泾渭新城段渭河、泾河交汇处,有的项目楼栋甚至建到了距离河道非常近的地方,非常危险(确实存在,影响河道)。

但可以想象,原本资源是开放的,突然之间被限制了,等于进入了短缺经济,这等于给泾河、秦汉、泾渭、沣西、咸阳加了一把火,等于大龙邮票只有两张,还被删掉了一张,于是变成了珍奇之物。

西安城北急需代表性的河景项目,不仅为人居提气,还可以作为投资坐标,目前星河湾算是渭河之畔顶级高端社区,但仅有星河湾还不够,西安需要更多知名房企,倾大投资、

做好规划、造好产品,这样渭河流域板块才能“遇水化龙”!

西安“大河时代”将至,七大城区迎来重磅利好!

备注:渭河沿线典型分布项目明细

PART4 -辨析价值

因为城市规划一定是有代价的,因此,我们看到了城市的疮疤、隐疾、残缺,甚至是痔疮,但并不妨碍我们深爱这座城市。

据了解,西安市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治理渭河滩区5000亩。建设实施周至周杨大桥段滩区治理工程、渭中段水生态修复工程,鄠邑区涝河、耿峪河入渭口段滩区提升配套工程,高陵区北岸泾河口—耿镇桥段、南岸西禹高速桥—西临交界段滩区治理工程,临潼区三里河入渭口段等7处治理工程。

作为一个典型内陆城市,西安“因河而生”(周民迁都“丰镐”),也“因河而盛”(世界史上首个百万人口都会),当代的西安矢志不渝的追求“八水绕长安”,就是为了复兴依水而居的生活梦。尽管,西安水文条件无法更改,但这个梦想不会因为现实无疾而终。

西安“大河时代”将至,七大城区迎来重磅利好!

备注:八水绕长安示意图

西安改造浐灞、皂河、泾河、沣河、洨河、潏河,修建世博园、开挖昆明湖、高新湖、紫薇湖等等,以及打造各种超级体量的湿地公园,都是为了一个“八水绕长安”之梦。

西安,对比西北五省之兰州(黄河为城中河)、呼和浩特(黑河水域包抄)、银川(塞上湖城)、西宁(黄河、长江源头之地)来说,实在缺水,西安人均水量,仅相当于全省1/3,全国的1/6,可以说非常之渴!

随着渭河生态区明确提出“对生态区内的准入项目,要严格控制滨水天际线建筑高度,保证低强度、低密度建设要求”,通过规划建设,渭河沿线将有望诞生西安城市滨水天际线。

多年以来,一些城市发展始终有“牺牲策略”存在,环境为代价,属于客观事实。但随着西安城市能级提升,大举招商引资,人口密度增加,西安将迎来重大挑战,首当其冲就是“生态承载力”。目前,西安无法“转嫁”发展代价,就只能承受发展之痛;想要“提升”城市自我调节能力,首先就要“优化风水”(不是堪舆,请不要误会)。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属于“补短板”,但官方明确执行执行方案,必须点赞。但对于购房者,更重要的还是尽快了解渭河两岸项目,了解具体情况。

备注:1、以上内容参考地产房剑、陕西电视台、华商报等媒、2、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