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走出一條與衆不同的「紅圍」之路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紅色之路徒步走

參觀紅色革命遺址

唱紅歌、重溫入黨誓詞

……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在始興縣沈所鎮的紅色革命遺址——“紅圍”

一場名為“尋找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

的主題教育活動

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紅圍,又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紅圍再放光彩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紅圍原是始興縣沈所鎮的一座客家圍樓,這裡曾是廣東省委機關舊址、粵北省委機關舊址,也是《戰時省委》的重要拍攝地。整座圍樓用紅褐色沙灰及河石砌到頂,外牆呈赤紅色,故稱“紅圍”。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在1940年到1941年這段時間裡,廣東省委在紅圍辦公,對指揮整個廣東的抗日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5年,始興淪陷,國民黨向日方告密紅圍曾經是廣東省委的辦公舊址,日本軍立馬過來包圍紅圍,把當時在這裡住的人全數趕到門前的曬場上,放火把紅圍燒了,由於圍樓裡面都是用橫木架起來的,大火燒了3天3夜,把裡面的東西都燒為灰燼。

2009年,紅圍啟動修復工程,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重修,後正式對外開放。在當年9月,紅圍被定為廣東省黨員教育基地。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2017年,始興縣又對紅圍進行了整體提升工程,把紅圍打造成該縣紅色旅遊的一張“名片”。至今,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省內外的黨員、群眾及遊客到紅圍參觀四面的殘桓斷壁,從而體會當時的屈辱而不忘歷史,將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這次活動,旨在發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發展全域旅遊,建設美麗始興。通過“講好紅色故事”、“建好綠色家園”、“發展全域旅遊”等舉措,將發揚紅色文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全域旅遊開發等工作有機結合,將始興縣的綠水青山有效地轉變為和諧美麗家園和“金山銀山”。

開創旅遊新局面

到底是什麼原因

讓始興縣如此有底氣?

卯足了勁開創旅遊新局面?

始興縣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部,是革命老區,該縣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77.3%,氣候環境舒適,青山翠綠,碧水長流,是中國優秀生態旅遊縣,也是全國五十佳“中國最美的小城”之一。

始興縣是典型的客家地區,客家文化底蘊濃厚,現存240多座圍樓就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境內有“物種寶庫,嶺南明珠”、“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生態類型中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廣東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始興南嶺紅沙漠等受市民歡迎的景點。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近年來,始興縣轉變思維,創新發展路子,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紅色旅遊、圍樓文化相結合,注重修護活化紅色革命遺址、強化革命工作史料研究和發掘,培育紅色品牌旅遊線路,突出革命傳統教育,並將“紅+綠”作為全域旅遊的優勢和特色,讓來這裡的遊客既可以享受到優美自然生態景觀帶來的樂趣又能在精神上傳承到紅色文化基因,讓旅遊產業資源發揮更大作用,讓這裡的人民過上生態優美又紅紅火火的日子。

不知道出發去哪兒?

來始興吧,九鎮一鄉都是新旅程

醉人的美景近在咫尺

熱情的人們環繞左右

不管你是打算週末生態遊

還是接受紅色革命遊薰陶

始興有數不盡的精彩等你來探索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红+绿”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红围”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