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从8月18日至9月2日,在上海衡山·和集将有一场关于图书装帧设计的展览,参展者都是这个领域的新锐力量。

《班门》的设计师顾瀚允老师也将带着《班门》第二辑(包括《方》、《圆》、《线》、《角》)参加。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对《班门》与图书装帧设计感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去看看。

衡山和集TheMixPlace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第三回「本体創造」書籍設計展

YOUNG GUNS OF

CHINESE BOOK DESIGN COLLECTIVE

華文書籍設計

新生代發現展

展期: 2018.8.18- 9.2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衡山路880号

衡山·和集 Dr.White 2F

开幕讲座

我是这样做书籍设计的

主讲:孙晓曦、朱砂

时间:2018.8.18(周六)19:00-21:00

地点:衡山·和集 Dr.white 3F

扫描二维码报名

後續講座預告:

何見平、趙清、洪衛

設計對談

時間:2018年8月24日 ,夜

詳細報名信息請關注後續推送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前言

當代書籍設計不再只是書本的即興調味品,它更多地參與進書籍本體的建構中,活化、擴充內容的邊界。一本擁有設計感的書,可以是跨界的藝術創造;是可供翻看的小型畫廊;是能夠觸摸的心靈居所;是築書的精心營造,書籍的形態變得更加自由和多元。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第一届展览现场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第二届展览现场

第三屆本體書展沿襲前兩屆書展精神,繼續探索當代華文書籍裝幀設計。我們期待百花齊放,並且竭力發掘世界各地從事華文書設計的年輕人,他們來自上海、北京、杭州、臺北、柏林等不同城市。他們年輕而充滿想法,想打破常規,也擁抱傳統,書的本體秩序,需要不斷更新再造,生力軍的叠代,必然會為書本這一古老載體帶來新生。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部分展出书籍

本屆本體展覽將展出對傳統文化議題,用設計視角重新包裝的書籍設計;在封面和形式上,先聲奪人的個性設計;發掘書本新邊界的創意設計;以及用不同種類紙張豐富書籍肌理的靈感設計。我們把整本書體作為評鑒依據,展示包括文學、攝影、詩集、書法、小说等等不同領域的書籍。每讀一本書,也許你都可以試著翻閱三遍,第一遍進入書籍情境,以最松弛的狀態感受書的整體氛圍;第二遍開始註意書裏獨特的設計細節;最後再融合直覺和細致觀察,完整感受書本背後的獨特世界。每本吸引人閱讀的書,都會是一個好的傾訴者。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展場掠影劇透

展覽現場贈送文化力研究所最新出版物:

《文化力評論》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本体創造」書籍設計展期間,

亦連續舉辦多場講座:

吕敬人 四十年

对话吕敬人:书籍设计四十年

(已結束)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參展藝術家檔案錄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本體”開幕講座將由肉匠孫曉曦與朱砂帶來對談

聊聊他們是如何進行書籍設計的

歡迎於8月18日夜前來聆聽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孙晓曦|北京

2017年創建PAY2PLAY設計工作室。

2017美国CommunicationArts年度設計獎,優異獎

第4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裝幀設計獎

第10屆IDA設計獎,榮譽提名獎

第63屆紐約TDC,優異獎

2017東京TDC,提名獎

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銅獎

HKDA環球設計大獎,銅獎

GDC15,評審獎、入圍獎

2015中國最美的書

2015臺灣金點設計獎標章

HiiiTypography 2014,評審獎

2016《新京報》年度致敬書籍設計師

作品多次入選《亞太設計年鑒》

2017《扯皮:左小祖咒談話錄》獲得紅點設計獎,視覺傳達類至尊獎。

“大陸的書籍設計還處在起步階段,多數出版物尚停留在封面是否美觀層面。然而,書如同建築,其內在閱讀邏輯、結構、材料和印制等都需要仔細考量,遠遠不止封面設計這麼簡單,這除了設計師本身的觀念需要更新,也與整個出版業生態息息相關。”

參展作品:

《不存在的照片》

《风落之光:ECM唱片的视觉语言》

《自由生长》

《HOW TIME FLIES》

《将进酒》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朱砂| 北京

平面设计师。在巴黎主要从事艺术、文化、公益等领域的设计工作。2012年参与上海双年展视觉设计,此后回国。2013年负责巴黎艺术城50周年展、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等视觉设计。2014年成立一千遍工作室,从事品牌设计、美术指导、书籍装帧与出版策划等。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比起去年,市場好像也沒有什麽變化。

設計依舊被看做是形式,形式和內容被看作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實際情況是,他們通常在一起對抗些不可言說的東西。設計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叫“大眾不接受”,就像外交部總愛說“中國人民不答應”。

參展作品:

《马家辉家行散记》一套三本

《海明威的巴黎》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山川|上海

山川,1995年生於中國湖南。2017年大學畢業。作品涵蓋圖書裝幀、唱片包裝、品牌設計和獨立項目,堅持在商業藝術中尋求美的表達,熱衷細節。曾參加BananaFish Bookstore豆本與獨立個人Zine計劃,多次與國內獨立攝影師合作策劃個人出版物。2017年開創個人工作室山川設計事務所,目前活躍於中國大陸設計行業。

參展作品:

胡迁《牛蛙》

白石一文《无光之海》

《谷崎潤一郎小說集》

倪湛舸《异旅人》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赵宏韬Annsey Zhao/北京

“文字往往比圖像更有力,

沒有好看的設計,只有合適的設計。”

生於1985年,平面設計師,唱片書籍設計師、現居北京。2017年,創建PM:DESIGN設計工作室,提供平面設計、唱片設計、視覺系統,出版與策展服務。有幸在2013第十五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唱片設計入圍;2017年獲得Cmic Music Awards(CMA)第壹屆唱工委音樂盛典最佳唱片設計師大獎《知日》Mook藝術指導;還曾和《新視線》、《周末畫報》、生活美學指南“良倉App”等媒體合作視覺相關設計。

參展作品:

《被误会的包豪斯》

《石田彻也笔记》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王青|上海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了建築學專業碩士,上海本義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主持建築師。主要設計作品有上海至純科技大樓,山西農業大學綜合樓,上海有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室內,東畫廊室內設計,“烏托邦-異托邦”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的整體展場設計,何香凝美術館展廳改造和開館展展場設計,廣東美術館“復相疊影”廣州影像三年展展場設計。2010年,建築設計作品“藥王城”被國內外設計網站和雜誌轉載刊登。

參展作品:

《书-窗-房》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余少龑|柏林

1989年生,湖北北宜昌人。

現留學於德國柏林學習攝影。

個人⽹網站:https://suchtsehn.com

2011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國畫系,⾸屆書法專業。2013年-2017年就讀於德國柏林工程藝術大學(BTK)攝影專業本科。2017年年⾄至今就讀於德國柏林工程藝術大學(BTK)攝影專業研究生。余少龑⻓長期致⼒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方當代藝術的創新與結合,並從中提煉出⾃⼰獨特的語言及表現方式。

參展作品:

《宇宙universe》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在全世界小眾雜誌的版圖裏,幾乎沒有中國的雜誌,我們希望填補這個空缺;在壹個紙質雜誌衰微期,我們還在做雜誌,固執地相信它有種別的媒介所不擁有的魔力;相對於無限碎片化的時間及其所帶來的碎片化閱讀,雜誌能更深入地折射出這個時代;在壹個思維單壹的國度,我們需要多樣化的思考維度和價值觀……我還可以寫100條為什麽要做自出版雜誌的理由。by愛米

參展作品:

《水象-第一期》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付禹霖|北京

“過度設計跟過分簡陋都是很可怕的事情。”

付禹霖是真名,平面設計師。

做了一些書,要把書當成書來做。

以後還想繼續做書。覺得書里沒有書籤是很難容忍的事。

參展作品:

《存在主义咖啡馆》

《菲利普迪克作品》一套五本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 》一套两本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顾瀚允/上海­­

“當作品完成時他不僅是你走過的路,還是你的時間。 ”

TINYworkashop創始人,現工作生活於中國北京。作品多次入選日本東京TDC,曾獲得香港HKDA評審獎、金獎、銀獎、銅獎,GDC提名獎,亞洲最具影響力大獎,美國IDA獎、德國紅點獎及其它獎項。最近受邀參加圖文——2016全球華人平面設計德國展,日本設計周米蘭展,第二屆首爾國際字體設計雙年展等展覽。

參展作品:參展作品:

《班门》一套四本

《筑》

《新月》

《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邵年|上海

“做书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平面设计师。2015年合作成立高潮工作,2017年合作成立XYZ Lab,主要从事品牌形象、书籍、展览视觉等相关视觉工作,同时也致力于出版物与展览的策划与传播。

參展作品:

《浮生六记》

《世界》

《显影:中岛英树》

《黑洞不是黑的》

《DIRTY Issue 1》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王欣 XingWang |杭州

“好的书籍设计会有一种书卷气。”

就职于西泠印社出版社,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主业书籍设计师,副业酿酒师。作品曾获多个国内外奖项。

參展作品:

《四时幽赏》

《江南清赏》

《半唐春秋》

《西湖的故事》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陈天佑|温州

“書籍設計就像小溪中的石子,

日復壹日被細流沖刷,從而顯現出渾然而美好。”

首屆華文圖書設計大賽銀獎(金獎空缺)

兩屆“中國最美的書”

第七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大展最高獎——最佳作品獎

曾出版《寂寞求音》、《甌域尋獅錄》

參展作品:

《瓯域寻狮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云谷先生诞辰纪念文集》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记录——非遗与老手艺》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Mistroom 霧室|台北

“我們認為設計是將內在的能量,轉化成視覺語言與觀者溝通。

而這一條路徑是不斷往內在走去。”

霧室成立於2010 年,由彭禹瑞、黃瑞怡兩位設計師組成。

手感,是「霧室」作品經常流露的特色,透過溝通與細微觀察,將形而上的概念轉化成視覺的語彙,嘗試多種新型裝幀結構設計,如與光影的結合、特殊材質的結合等方式,突破設計僅以平面呈現的框架,讓觀者在閱讀的同時開启的全新的體驗。近年同時以品牌設計企劃顧問的角色,引導企業發展出品牌的獨特性。設計領域包含品牌設計顧問、品牌規劃、書籍裝幀設計、表演藝術設計等相關設計範疇。

參展作品:

《氣味島》

《獨情信》

《朝一座生命的山》

《多風地帶》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许晋维 Hsu Jin-Wei |台北

“讀者拿到實體後會因超乎預期的立體溫暖手感,

而對壹本書感到難以忘懷。”

畢業於銘傳大學,喜好閱讀、旅行與觀察流行等新鮮事物。壹直覺得文字有特殊的魔力,除了作為表達、抒發、和傳遞思想的媒介外,文字外在的構造、形式也有著不同的意義。而書籍的設計便能結合文字與圖像,創造許多特別的可能。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成為專職的書籍裝幀設計,過了幾年Freelance Designer生活竟也還沒餓死(笑)。期待有朝壹日能創造壹個屬於自己的代表作,喔!還有環遊世界。

參展作品:

《痛史》 (麥田出版)

《春琴抄》 (大牌出版)

《松浦彌太郎の100個工作基本+100個生活基本》

《鏡子之家》

《銀河便車指南》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張彌迪|杭州

“我希望華文書籍設計能更多地融合東方美學精神,

尤其是中文文字設計與編排可以得到充足的提升。”

張彌迪,又名米笛。1986年生於山東巨野,現工作生活於杭州。平面設計師,杭州聿書堂創始人。致力於文字設計與書籍的研究及實踐。著有詩集《碎碎集》,書法集《彌迪漫寫》,編有《竹久夢二圖案集》。

參展作品:

《山人影记》

《竹久梦二图案集》

《竹久梦二童谣集》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夢廠DREAMER FTY|上海

夢廠DREAMER FTY 是一個基於“書”為主要媒介而展開的藝術實踐機構。分為支線dreampress追夢兒出版社、雋dreamgoods品牌。日常創作還以U-to-pia工作坊的形式,遊擊到不同場所,滲入人群。

2007年由電子雜誌開始,2010年轉向紙質的探索。2014年的石版限量藝術家書“ROSE”是一次對版畫藝術和其傳播性的實驗,也是從雜誌到藝術出版的轉變。2015年策劃了以“氣象”為主題以“書”為載體的線上、線下展覽,“虹”是其項目的第一回實踐。也是從2015年開始,策劃主辦abC藝術書展 (artbook in China),以反映和營造一個更好的中國自主出版生態。

參展作品:

《气象:雾》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L/g/s 廖韡|台北

“愈成熟的市場需要愈實驗的手法。”

1983年生,平面設計師,工作範疇包括字體、編排、印刷等平面設計事務。曾獲多项設計大獎,作品受邀於波蘭華沙Nizio Gallery、深圳華美術館、台灣誠品書店等地展出,並收錄於各國際設計專書與年鑑。2011年成立獨立設計工作室L/g/s,專注各項視覺設計製作物。Liaoweigraphic負責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兼任講師。

參展作品:

《巴黎的憂鬱》 / BAUDELAIRE / 新雨出版

《圈外編輯》 / 都築響一 / 臉譜出版

《暴力與伊斯蘭》 / ADONIS / 南方家園出版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关暐|上海

“少一些華而不實”

關暐,于德国 HfG Schwäbisch Gmünd 就讀產品設計,先后从事過家具,空間,汽車,包装,書籍和网站設計。香蕉魚工作室創始人、設計師。将設計與内容完美融合,是我們追求的方向;期待更多能够打動讀者的書籍,而為之珍藏;少一些華而不實的。

參展作品:

WANDERING BY 胡沁迪

MONO TRACE BY 胡沁迪

PROMISE OF BLOOMING 花期 BY EDEN BARRENA (西班牙)

PLAYGROUND 游乐场 BY AKINORI OISHI 大石晓规 (日本)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蔡佳豪|臺北

“私心認為漢字使用國家有著先天優勢,

滿慶幸在這樣的條件下從事平面設計。”

2010年畢業自景文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2013年三件作品入圍GDC13平面設計在中國,2014、2015年數件作品入選《亞太設計年鑑 Asia-Pacific Design》,2016年一件作品入圍金蝶獎,2018年一件作品入圍莫斯科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金蜂獎。作品亦多次收錄於Victionary、sandu、Hightone、SendPoints⋯⋯等公司出版的設計書籍,並曾接受日本タイポグラフィ協会(Japan Typography Association)所出版雜誌《タイポグラフィックス・ティー》(typographics t)訪談。現主要從事書籍裝幀、展演活動視覺、電影海報視覺⋯⋯等平面設計事務。

參展作品:

《然后,你就死了》

《小说课》

《被误读的哲学家》

《杀鸭记》

《直视全貌》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The MIX PLACE 衡山•和集

当代都市生活方式混合实验空间

欢迎常来漫游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 地址:衡山路880号 //

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周末展讯|《班门》设计师参加!华文书籍设计新生代发现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